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苏联、亚非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孤独不仅是马尔克斯作品的思想,也代表了拉丁美洲独特的民族意识-孤独的拉美意识。拉美作家以别样的表现方式,极致地阐释着拉丁美洲特有的孤独。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拉美大陆
A.曾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B.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C.政治独裁经济贫困的现实D.植入西方的思想文化
2 . 1929年,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所著的《蟹工船》问世。该作品真实描写了工人们不堪折磨,逐渐觉醒和团结起来开展罢工斗争的场景。斗争失败后的工人们彻底觉醒,发出了“我们再来一次!再来一次!……直到把一切剥削全部铲除为止!”的怒吼。该作品(       
A.反映了经济危机的冲击B.展现了革命的时代精神
C.弘扬了人道主义的理想D.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
2022-04-27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考前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这样评价一位文学家的作品:“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下列文学作品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唐璜》
B.《西风颂》
C.《约翰·克里斯多夫》
D.《吉檀伽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悄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A.B.C.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列宁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在这里,列宁肯定了托尔斯泰的作品   (        )
A.指导了俄国革命B.反映了革命前夜的俄国社会现实
C.洋溢着革命的热情D.对俄国革命具有借鉴作用
2010-11-01更新 | 8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漳州三中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