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万历初年(1573年)开始,张居正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推行以“考成法”为中心的政治改革,凡是六部、都察院等中央政府部门、监察机关,把朝廷政令转发给地方政府,根据事务的缓急程度及路程的距离远近规定相应的处理程序与时间限制,把拟办的公事分门别类进行登记,并按照进度每月办理注销手续。同时,必须另外编制两本文册,一份送六科备案跟踪进度,一份送内阁考查。六科收到文册之后要逐一核查,核查完毕,在下个月陆续完销表明处理完毕。如果查明有公文拖延处理或期满不实的情况,则应立即上报内阁,同时责令地方政府从严查处。若期间有官员不按规定执行,则必须究其责任子以惩处。每月、每半年、每年都需要总结考核一次,直到所有登记在簿的事件已处理完毕。

——摘编自刘贞孜《万历初期张居正政治改革实践论析》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政治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政治改革的影响。
2022-04-11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冲刺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居正,嘉靖年间进士,1572年任内阁首辅。张居正深感大明江山如同“将圮而未圮”之室,“其外窿然,而中则蠹矣”。于是,他针对官场上无视法纪、上下因循苟且、遇事推诿的作风进行改革,根据事情的大小、缓急,定出时限,延误者受到究治,进行整顿。他在大同、甘肃等边外之地设置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他经常就边疆镇守和防御之事和部将商榷讨论,给与专断之便,并让地方官员配合,“动无掣肘”,故能边境晏然。他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很快,“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黄河得到治理,漕船可以直达北京。张居正面对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凡勋戚庄园、民田等,一律丈量。并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居正改革的积极作用。
2021-05-06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万历年间,面对明朝中期以来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大学士张居正对明王朝的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他执政不久就颁布推行了“考成法”,建立有效的官吏考核考绩制度,使朝廷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他任首辅期间加强了“内修守备”方面的工作,将边防军事落之实处,行之有效在他执政时期及其后的二三十年间,北边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万历六年,张居正任用潘季驯督修黄河,加强对黄河的治理,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同时使多年弃田变为良田。张居正将财政改革的重点放在整顿赋役上,首先是清丈土地万历九年,全国土地丈量基本结束,效果显著。在清丈土地的同时,张居正还着手将嘉靖以来已在一些地方试行并取得成效的赋役征收办法即一条鞭法逐步推行于全国其他地区。通过张居正一系列的改革,使明王朝的统治一度出现中兴的景象。

——摘编自《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改革的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