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洲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耳曼派神秘主义者的理论学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渊源之一。他们认为,用经验的方法或逻辑的方法不能认识真理和达到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直接的“启示”或“灵感”,通过心灵与最高的神的本原直接融合,才能认识真理。从12世纪起,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形成风靡全欧的异端浪潮,其中尤以法国的阿尔比派为著。阿尔比派运动发生于12世纪中叶法国南方城市的下层群众之中,以阿尔比城为中心。阿尔比派又分为两派:一派是华尔多派,一派是纯洁派。由于阿尔比异端两个派别都反对正宗教会和封建秩序,教皇于1209年组织十字军对他们进行征讨,部分阿尔比派信徒躲进皮埃蒙特的山林,在那儿一直生存到16世纪,当时他们被卷进新教改革的洪流,并把自己看作是宗教改革的先驱者。

——摘编自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宗教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2022-05-01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世界近代史单元检测(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亨利八世时期,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至尊法案》《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教法案》等重要法案,英国国教正式确立,建立起“没有教皇的天主教国家”。政府总计封闭男女修道院718所,遣散僧侣修女8000余人,国王凭空获利142万英镑。修道院曾拥有的向英格兰、威尔士各教区举荐2/5的圣职候选人的权力也转归国王所有。礼拜堂和追思弥撒制度相继废除,遗赠物自然而然转归到了国王手中。公会兄弟会财产被没收,国王只给予公会成员一定的管理职责,没有所有权。

——摘编自贺瑞《关于亨利八世时期的王权》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 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 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三   1931年到1945年间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是空前的、也是高度自觉的。此前,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租界,中国的关税司法自主权受到破坏,但是人们还没产生强烈的仇恨感,也没有立即将其驱逐出境的行动,对国家主权完整的认识还不深刻。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破坏的不仅仅是主权的完整,而是在掠夺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领土。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中国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舞台上,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摘编自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其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在甲午战争之后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发展。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国家意识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路德并未采取步骤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

——【美】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改教先导马丁·路德传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路德想要“平衡自己”,却“立时钟声大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源于德国的社会条件。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4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三恩格斯说:“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依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驯服的工具的时候,加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尔文改革“获得了胜利”的原因。

2018-04-01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单元同步练习: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工具的时候,加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并且在英国,特别是在苏格兰,创立了有力的共和主义的政党。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材料二 仅仅在研究这些多少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而且,甚至在基督教的领域中,这种宗教色彩,对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来说,也只表现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从十三世纪起到十七世纪止;同时,这种色彩不能像费尔巴哈所想的那样,用人的心灵和人的宗教需要来解释,而要用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加尔文教和路德教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举例说明。
(3)综上所述说明16、17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儿女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为什么《独立宣言》通过近200年后,马丁·路德·金仍在追求这一梦想?它反映了民主政治演进历程有何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海涅说:“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日耳曼史上的奇峰……”
材料二 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
(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同点。
2016-02-25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20章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