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8 道试题
1 . 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
C.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2 . 亚历山大二世说: “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解放农奴”这说明他
A.认识到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B.主要是维护农奴主利益
C.主张实现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3 . 列宁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它的真正含义是
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
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
D.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4 .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书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对比两则材料说明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1861年改革后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和实质。
7 . 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战争一再遭到失败B.工业生产落后于西方
C.农奴制腐朽落后D.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下
2016-11-18更新 | 7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北京五中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9 . 19世纪早期就有一位学者对当时俄国社会发出预言说:“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止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有用的一课。俄国是如何接受这”一课”教训的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十月革命
D.建立地跨欧亚大帝国
10 .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