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0 道试题
1 . 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C.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沙皇专制统治D.增强实力,争夺巴尔干
2016-11-18更新 | 38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最大成果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彻底根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C.农奴用赎买方式得到土地
D.基本上废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3 . 1861年俄国“解放”农奴和1871年日本“废藩置县”的相似作用有
A.巩固了封建地主的统治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D.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2016-11-18更新 | 8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靖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4 . 下列有关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改革具有资产阶级性质B.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C.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D.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2016-11-18更新 | 4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在俄国的历史进程中,亚历山大二世所主持的农奴制改革关于推动历史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被誉为“解放者”、“改革家”。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时,俄国人说)文明现在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土地与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61年2月19日在很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的分界线,即有时不严格地称之为“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很多同时代的人,普遍坚持认为解放农奴是迟早的事,是一定要发生的。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材料三十九世纪后期,俄国一批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他们自称人民的“精粹”,形成俄国的民粹派,其中的一部分人在七八十年代对亚历山大二世展开不断的追杀。1881年,这位“解放者”被炸弹炸死。

——摘自人民版教科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文明”的内涵。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2)请你评论材料二的观点。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解放者’遭到暗杀”的看法?

6 .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A.农村贫富分化加剧
B.新生产工具的推广
C.一些富农、地主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D.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2016-11-18更新 | 4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高三历史必修一1861农奴制改革习题精炼(一)
7 . 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民无偿得到一块份地B.农民不再受到村社的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D.自法令颁布之日起,农民即可以赎买份地
8 . 下列对“二一九法令”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B.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C.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D.使农民完全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2016-11-18更新 | 5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高三历史必修一1861农奴制改革习题精炼(一)
9 .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10 . 我们称“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的主要依据是
A.农奴完全获得了人身自由
B.加强村社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