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治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明治维新措施中,从社会近代化角度看,最根本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D.改革地税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2016-11-27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南乐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D.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曰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2016-11-21更新 | 648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政木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准可范围内,置备武装。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材料二 第一章 天皇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望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此宪法之条规行使之。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裁可法律,命令公布与执行。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统帅海陆军。宣战、讲和及缔结各种条约。
第二章 臣民权利义务
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官及就其他公务。
(臣民有服兵役、纳税义务,在法律范围内有居住、转移自由,不受逮捕、监禁、审问、处罚,不得侵入或搜索其住所,不能侵害其书信之秘密,不能侵害其所有权,于不妨碍安宁秩序及不违背其为臣民之义务限度内,有信教之自由。)
第三章 帝国议会
帝国议会由贵族院众议院两院组成。贵族原由皇族、华族及敕任之议员组成。众议院以选举法所规定,由公选之议员组成。一切法律,须经帝国议会之协赞,两议院均非有其总议员三分之一以上之出席,不得开议及决议.两议院之议事,以过半数决定之;赞成或反对相等时,由议长决定。
第四章 国务大臣及枢密顾问
国务各大臣辅弼天皇以任其责,凡法律敕令及其有关国务之诏敕,须国务大巨之副署,枢密顾问,以枢密院官制所规定,应天皇之咨询,审议重要国务。

——l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日近代形成的政治体制及其相同点。
②根据材料指出英日近代形成的政治体制的各自特点。
③分析英日同样政体下不同特点的成因。
2016-11-18更新 | 4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英法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先是思想、继而政治、最后是经济,而且在经济上是资本家为适应空间广阔市场需求而自发地进行产业革命的。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兴产殖业,兴办邮局、电报局,修建铁路,扶植垄断组织,发展近代教育,文明开化,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形成专制色彩浓厚近代政体,建立新式军队,开始对外扩张,仅用三四十年时间实现近代化。但在宗教上保留了神道教。和英法相比,日本近代化的特点表现为
①自上而下,利用国家政权力量
②经济、政治、文化同步进行,表现为快速性
③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④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
⑤实现了全盘西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016-11-18更新 | 7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同样是闭关锁国,其实中国比日本晚近100年,直到鸦片战前,中国对西方文明不屑了解,视其工业技术为“奇技淫巧”;而日本对欧洲封闭的同时,仅留荷兰人于长崎,作为了解西方的窗口,还不时赴西欧考察,并对其物质文明赞叹有加。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中国当时物质技术和思想文化上确实高于西方
B.日本名为锁国,实为开放
C.为日本应对西方挑战走向近代化减少了观念阻力
D.日本没有遭受蹂躏的根本原因
2016-11-18更新 | 10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与中国戊戌变法相比,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一个显著原因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B.农民的支持
C.封建统治较薄弱D.军事实力的差异
8 .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之处有
①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②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④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