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中国面临“数千年末有之变局”。对此,中华民族的反思与应对包括(     
①发动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统治②自强求富,兴办洋务
③反抗侵略,维新变法             ④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和文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3-05-29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事的本来面目,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言事者的表述不一,而显得扑朔迷离,给后人带来困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梁启超鼓动各省公车,上折拒和议。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联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       近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上奏、代奏或电奏次数达154次,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单独上书达31次,人数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上书7次,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八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材料三       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在京官员及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关于“公车上书”,材料一、二的分歧在哪里?材料二的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
2.利用材料一、二,尝试解释材料三关于“公车上书”史事的叙述。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3 .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近代以来,科举制度成为时人关注的焦点。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相互博弈,最终被废除。

材料一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上奏(1864年)

强敌交侵,割地削权,危亡岌岌……推求本原,皆由科第不变致之也……停止八股试帖,推行经济六科,以育人才而御外侮。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二   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

——光绪诏令(18986月-7月)

朝廷……饬令各督抚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清政府诏书(190592日)

材料三   在这个制度(科举制)之下,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乱或腐化的选举……在最善的本意之下,它是民主的。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的遗产》

(1)材料一中,李鸿章、梁启超提出上述观点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他们完善科举制度建议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清政府对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方面有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作者对科举制作出上述评价的主要原因?
(4)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科举制度废止与近代文化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光绪皇帝的“密诏”

在戊戌变法运动的研究中,围绕“戊戌政变”前夕光绪帝的“密诏”问题,史界多有争论。由于“密诏”的面世有不同来源和不同版本,故有“真本”与“伪本”之说,甚至也有认为“密诏”本身并不存在,是“伪作”。

据学者梳理,“密诏”的来源主要是两个:一是杨锐(戊戌六君子之一)之子,一是康有为,两者均称“密诏”为光绪帝直接颁谕所得。

材料一   18981019日,上海《新闻报》登载康有为所持“密诏”:朕维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能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不能变法,而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可与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诸同志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特谕。

材料二   1909年,杨锐之子杨庆昶呈缴都察院存录的“密诏”: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屡次降旨整饬,而并且随时有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如十九日之朱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此近来之实在为难之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


(1)比较两份“密诏”的内容,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果“密诏”确实存在,你认为哪一份“密诏”更接近光绪帝原意?为什么?
(3)就史料而言,两份“密诏”的价值何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维新派认为学西方,必须首先学西学,批判旧学,改革旧的教育制度。为此,他们提出了一整套革新教育制度的方案。严复指出八股文有“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三大祸害,只能“长人虚骄,昏人神智”。维新派提倡发展现代西式学校制度,全国各村、镇都应设立小学与初中;高中以上的学校则应设于县城、省城等任何条件容许的地方;在北京应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他们认为要对国民传授西方的生产科学技术,通过全民教育培养国民的崇尚实践、探究事理、讲究创新、反对守旧的科学精神。虽然戊戌变法只运作了一百多天,但它在思想、观念层面上为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启蒙的窗子。变法失败后,“人人竞言西学”的局面持续发展,致使清政府于1905年颁发谕旨:“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摘编自范敏华、孙锡平《戊戌变法与教育制度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革新教育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维新派革新教育制度的主张。
2022-06-06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民众需求变化迅速难以把握B.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维新变法时日较短影响有限D.科举废止导致文化市场动荡
2022-05-31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十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多年,只有两人主张变法,一个是王莽,一个是王安石,都失败了,士大夫都认为先圣先贤的法制绝不可变更的。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难关不可,他写了一篇《孔子改制考》,这本书的作用无非是抓住孔子做他思想的傀儡,以便镇压反对变法的士大夫。”康有为此举从根本上反映出
A.政治斗争策略高超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维新变法缺乏勇气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022-05-3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诊断预测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戊戌变法作为应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救亡图存”之策,突破此前只重视“技艺”层面的片面改革,在内政上取范于明治维新,在外交上主张“联合英日”,引起了日本的广泛关注。日本起初对戊戌变法普遍抱有欢迎、赞同态度,尤其对中国在科举、教育等领域引进西方思想与学艺进行了积极评价,除基于本国维新经验同情中国改革外,日本还考虑到当时自身的军备与经济实力尚不充足,中国作为近邻一旦被欧美列强瓜分,日本难免“唇亡齿寒”。中国改革不仅以日为范,且以其为合作对象,对日本而言正是借机实现其东亚盟主之迷梦的时机。日本企图通过支持变法派,驱逐俄国在华势力,为扩大日本在华权益创造机会。

——摘编自王美平《日本对戊戌变法的认知、态度与战略》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的目的及“突破”的表现。
(2)据材料,分析日本支持戊戌变法的原因及实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6年,湖南巡抚陈宝箴批准了机器制造公司负责人王先谦等创办学堂的计划,并将学堂命名为“时务学堂”。熊希龄接手时务学堂的管理责任后,邀谭嗣同、黄遵宪等人参与其事,黄遵即力荐梁启超担任中文总教习。梁启超到长沙之后,正式公布《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以此作为学堂办学原则。这个学约,强调学生在深通儒家六经的同时,实际上更多地强调了向西方学习。梁启超刚到长沙时,受到湖南各界的一致欢迎,然而没过多久,他却与湖南的旧势力发生了极为激烈的冲突。18983月,梁启超因故离开长沙,不久,熊希龄去职,时务学堂在维新运动早期的使命结束。湖南时务学堂的开办,极大地改变了湖南的社会风气,湘中志士于是靡然发奋,湖南很快成为全国瞩目的中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创办时务学堂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南时务学堂对近代湖南的贡献。
2022-05-25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十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康有为在18981月向光绪帝呈递了《上清帝第六书》《俄罗斯彼得变政记并序》,希望皇帝能以俄国为师,进行欧化改革。首先,在欧洲强国雄霸各大洲之际,俄国能“秣兵欧土”,就是能征打全球任何地方了。其次,“俄国其君权最尊,体制崇严,与中国同”。再次,俄国比中国更大,也更落后,它仿效西方改革成功是劝勉中国欧化改革的最佳典范。第四,维新运动的最大推动力是对日战争耻辱的刺激,康有为发现俄国亦因落后而败给比它小得多的国家。……彼得(1672-1725年)访欧回来,带回八百多人的改革建设大军,坚定不移地“诛乱党,分别褫黜”后,提出改国政时,“大臣无一敢阻之者”……欧化为俄国图强捷径,中国如何能错过?光绪帝在接到康有为上书约4个月后,发动了“百日维新”。可惜,光绪帝并没有机会如彼得大帝般带领中国“仿俄欧化”。

——摘编自鲍绍霖《帝术纵横:析论康有为“彼得大帝心法”之义》


(1)据材料,概括康有为向光绪帝上书主张“以俄为师”的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彼得大帝改革和百日维新成败的因素。
2022-05-2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