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生态农业是借界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生态农业是1970年由美国土壤学家威廉·阿尔布瑞奇提出。早在1990年,美国颁布的《污染预防法》中就对生态农业作出明确规定,还制定了配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准。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开始了农业“绿色补贴”的试点,设置一些强制性的条件,对表现出色的农民除提供“绿色补贴”外还暂行减免农业所得税。美国拥有完善的生态农业科研与应用推广体系。1988年提出了“低投入持续农业计划LISA”,l990年又提出“高效持续农业计划HESA”,最早探索一种以环境保护为主攻目标、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农业生产体系。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能源危机加剧、环境污染。1984年,中国国务院颁布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容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l)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出发点,并归纳我国建立生态农业的特点。

2017-06-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贵阳一中2017届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

2 . 材料   农村经济经营形式的改革以及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了人民公社原有的一系列经济职能分散。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1979年8月,四川省广汉县开始人民会社改革试点,拉开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序幕。人民会社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由政社合一改为政社分设。具体来说分为三个层次:一、将人民公社的政权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原来有人民公社行使的基层政权职能由新成立的乡政府或镇政府行使;二、撤销作为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但生产大队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可以保留,成立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办理本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三、生产大队成了独立的自负盈亏的集体经济组织,其名称或保留,或采用农村生产合作社等其他名称。废除人民公社的过程从1979年试点到1984年基本结束,历时5年多,是一个逐步推开、分层次完成的渐进过程。1984年年底,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完成建乡工作,人民公社改革基本完成。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一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3 . 【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世界后列。13亿人口中近8亿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生产;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1980年,中共中央文件指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可缺少的补充”。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十五”计划末期,私营企业法人单位498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已达68.3%,私营经济占整个GDF比重超过60%在许多地方,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支撑着地方财政收入,个体、私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占新增就业人员的2/3以上。

——摘编自傅桃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理论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战争与和平形势特别是战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邓小平敏锐地做出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先进行各大单位机关、各军兵种机关、各军兵种所属部队的整编。到1987年底,全军总人数由400.6万人减至305万人,减少95.6万人,并且合并了4个大军区,减少了保障人员。组建了陆军集团军和陆军航空兵,加大了技术兵种的比例,初步理顺了一些领导和管理体制,提高了工作效能。国家对部队的组织编成,加强合成,调整了干部与战士的编配比例,人员构成比较合理。1989年11月9日,江泽民接替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军队改革仍然按照1985年确定的方针和原则进行。在这一阶段,军队改革在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和改革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并通过体制编调整和改革带动了其它方面的改革,标志着军队改革进入了全面展开的阶段。

——摘编自袁德金《30年军队改革略论》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国军队改革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列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曾指出“我们在上层制定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摘编自《列宁文选》

材料二美国资深政治家基辛格曾与邓小平讨论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他说如果你们成功,那将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他的意思是,人类的认识规律将由此改变。

——摘编自《国际社会关注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思想,并说明为挽救1921年经济的严重失败列宁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辛格说“如果你们成功……人类的认识规律将由此改变”的原因。

2017-12-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联盟(邯郸一中石家庄一中张家口一中保定一中唐山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历史一选修1:历更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8年,国务院先后批淮北京、天津、上海三市和辽宁省全部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并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逐步试点并推广。1978年,《宪法》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市管县体制进行了明确规定。20世纪80年代初,“市管县”体制在中国全面兴起。1983年《关于地方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若干问题的通知》以及1986年《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具条件的报告》这两个中央重要文件的相继发布,将“市管县”从提出一直到明确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时的设市条件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提出“一个市领导多少县,要从实际出发,主要应根据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以及城市经济实力大小决定,要求各地认真总结经验,合理规划布局”。

——贾红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市管县”行政改革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市管县”行政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