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经济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1)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一中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   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革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影响。

材料三   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单位:%)


——国家统计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2020-10-1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9年《人民文学》第7期发表了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小说塑造了改革家乔光朴的英雄形象。经历十年动乱后,某重型机器厂生产停顿,人心混乱,成了一个烂摊子,乔光朴受命于危难之际,立下军令状当了厂长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公精神,很快改变了全厂的涣散状态,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这是最早的一篇自觉地“写四化,写四化的阻力,写克服阻力的斗争”的文学作品。

小说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读者来信纷沓而至,甚至有工人买一本《人民文学》送给自己单位的厂长,希望厂长像乔光朴那样领导工人干“四化”。对于这篇小说也有不同的声音,《天津日报》在1979910月间发表了四组整版的评论文章,以“争鸣”的形式对乔光朴的用人和专抓生产等改革措施进行批判、质疑。更多的是对小说的肯定,1979年《文汇报》就此评论:“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乔光朴。四个现代化不是谈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小说的成就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首肯。“欢迎乔厂长上任”“希望乔厂长从作品中走出来”成为时代的呼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发表后的出现的反响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结论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