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789年7月14日,路易十六听了大臣的报告后吃惊地问道:“这不是造反吗?”。令国王吃惊的事件是
A.攻占巴士底狱
B.召开三级会议
C.拿破仑发动政变
D.颁布《人权宣言》
2019-11-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2 . 西方历史上,以“皇帝”名义推行《民法典》发生在
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
C.日本武装倒幕运动时期D.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
2019-02-1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3 . “公民”、“平等”、“博爱”、“左翼”、“右翼”等这一系列新的词汇最早出现于法国
A.等级君主制时期
B.波旁王朝时期
C.大革命时期
D.巴黎公社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09·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因为在那天
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D.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2016-11-18更新 | 56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6 . “真正的民主”
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来说,“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但是,民主是一种公共美德,但不是唯一的美德,由希腊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肯定存在着效率低下、腐败、短视、不负责任或被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纵,而且不能采纳公意所要求的政策。
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权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美)塞缪尔·亨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
问题:
(1)根据材料,指出18世纪欧洲人与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对“民主”认识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以来法国对“真正的民主”的实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路易十六被称为“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
A.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
B.该宪法体现了霍布斯的主张
C.国王权力受到三级会议的制约
D.法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8 . 历史学家评论某一政权,指出:“他的帝国实为新、旧秩序的混合。一方面,他改变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保卫者;另一方面,他虽号称革命之子,实为开明专制的精神后裔,忽略主权在民而行绝对君权,强调平等而不重视自由,注重秩序与阶级。”评论中的“他”是指
A.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B.成立清教政权的克伦威尔
C.背叛民国而称帝的袁世凯D.妄想征服全世界的希特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