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异同。
2020-04-25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主观题专项突破十年分类-专题05异同类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阴谋、屠杀、行刺,对某些人来说乃是获得一场革命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必须来一场伟大的场面变化,必须有一种宏伟的舞台效果,必须有一片宏伟的景观来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

(法国的国民议会)甚至于并不具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他们呢被赋予一种成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应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

——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

材料二   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彪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中国倡言革命者,实为无病呻吟。

1907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其功“赫然可观”。法国自18世纪以来王族贵族“骄恣暴戾”,国王之死乃自食其果。所谓革命“即不能不杀人流血”,并非:革命必得之果”。故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等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法国大革命的两种评价及其理由
2020-04-2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十年分类】专题09 评价类主观题-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020-04-22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主观题专项突破十年分类-专题03作用、影响、意义类主观题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93年《法国宪法》宣布:“主权属于人民。它是统一而不可分的,不可分割的和不可让与的。”1795年法国《国家权利宣言》明确规定各国人民不论人口多少、领土大小,都是主权的、独立的,不得干涉他国内政等一系列的民主原则。法国革命推出的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则、国家领土主权原则、民族自决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宣布赋予“为了自由事业而被本国驱逐的外国人”以庇护权、在战争法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等。

——摘编自王志辉《近代国际关系史的演进看国际法的形成》

材料二1864年春,普鲁士公使李福斯乘坐一艘军舰来到中国。他在大海上遇到三艘丹麦商船,予以拿

捕作为捕获品。总理衙门在致普鲁士公使的照会中声称:“查此次扣留丹国货船处所乃至中国专辖之内洋。贵国兵船前来中国自当入境问禁不得任意妄为。中国所辖各洋例有专条各国和约内均明此例。至欧罗巴所定军法则不能强中国以必知。来文所称专办此事之责为贵国定夺非贵大臣所能干与。查贵大臣既来中国为全权大臣所谓全权者系于贵国之事无不可以作主。今贵国首先违约贵大臣不能干与本王大臣将来何以与贵大臣办事?”最终,普鲁士释放了两艘丹麦商船并对第三艘商船赔偿1500元。

——摘编自杨泽伟《近代国际法输入中国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国家权利宣言》对国际法的主要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处理普丹船舶事件的依据,并简评清政府对该事件的处理。

2018-04-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反映1830年七月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洛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1831年,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了数月即被收起,官方的理由是“太革命了”。后因时局变化,作品被还给了画家本人。17年后的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此画又被政府摘下,理由是具有煽动性,直到1874年才被送入卢浮宫。德拉克洛瓦的这幅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性,而这幅作品的境遇则直接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法国政局的巨大动荡。

油画《自由引导人民》

请回答:

(1)1830年七月革命的对象是谁?这次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1831年这幅作品以“太革命了”为由被收起并归还作者。官方“太革命了”的理由反映了当时法国的什么现象?

(3)1848年二月革命中,法国人民为什么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这次革命的结果如何?

(4)为什么这幅作品直到1874年才被再度展出?从1874年起《自由引导人民》在卢浮宫永久展出反映了法国政局的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8-03-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3单元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测试)

6 .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两者在血缘上是什么关系?在政体建设上有何相同点?

(2)两者政体建立的方式是否一致?

(3)两者对法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共同的贡献?

(4)两者统治的结果有何相似之处?

2018-03-2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3单元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练习)

7 . 阅读下列材料:

以下是1871年梯也尔与君主派和共和派进行辩论时的言论:

“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

“要么是保守共和国,要么就不要共和国

——吕一民《法国通史》

请回答:

(1)梯也尔所说的“别的东西”是什么?“最可怕的革命”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使他如此惊慌?由此可见,梯也尔主张共和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指出梯也尔主张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说明了什么?

2018-03-2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3单元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练习)

8 . 认真观察法国大革命中的三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何时?有何意义?

(2)图二文件的实质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

(3)联系图一和图三,它们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什么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观点?

2018-03-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 第2单元 第6课 法国大革命 课时练习

9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没有充分准备的人民自行动手从事全面改革,不可能不毁掉一切。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对我来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一方面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用史实说明法国大革命是如何“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的。

(2)根据材料,归纳作者的观点并指出其理由。

2018-02-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2第5单元-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同步练习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9年6月,当时国民议会主席)巴伊先生发言:我请求我和秘书们首先宣誓;他们随即按照下述文字进行宣誓:“我们立誓,绝不与国民议会分离,在王国宪法的制定和巩固于坚实的基础之上以前,誓必集会于环境所要求的任何地点。”全体议员都在主席面前宣读了同样的誓词(史称“网球场宣誓”)。

——吴绪《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1791年7月17日,哥德利埃俱乐部召集巴黎群众于马斯校场,当场宣读了一份请愿书。)全民族的代表们,你们的任务将近完成了……但是出现了一件滔天罪行:路易十六逃跑……立法者们!人民的意志不是这样的,路易十六的罪行确凿,这个国王已经放弃了王位。我们要求通过他的退位,同时召开新的制宪议会作为真正的国家法庭来宣判这个罪犯,而尤其是要决定如何接替他的职务和新的执行政权的机构。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国民议员的主要诉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网球场宣誓”体现的精神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份请愿书的核心要求。它们的愿望是怎样实现的?

2018-02-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2第5单元-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同步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