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材料一   在拿破仑的灵柩穿过凯旋门45年之后的1885年,这个似乎是专为武士建造的凯旋门下,第一次举行了一位作家的葬礼。这位作家就是维克多·雨果。这一天,举国哀悼。也许,这是大革命以来,法国人民第一次全体静默,第一次有机会共同反省和思索,在雨果的一部部作品中,站在最受瞩目位置的,是弱者,是没有阶级、地位、血缘、道德等任何附加条件的弱者。他把社会如何对待弱者作为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标志,放在了世界面前。45年前,巴黎人倾城而出为其送行。经过凯旋门下的,还是一个站在云端的“伟人”;45年后,他们相随送过凯旋门的,是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一个作家。几千年欧洲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这样一个转变。从这一天起,法国人终于明白,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
——摘自《从拿破仑回归雨果》
材料二   从18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地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人民版《历史》必修3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一部雨果的作品,指出其属于哪一种文学艺术流派结合近现代史说说法国是如何完成从崇尚专制武力到追求民主和谐这一伟大转变,使法国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谈一谈你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的看法。2分
2010-05-26更新 | 5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模拟测试历史试卷二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平说】
历史上对于拿破仑有各种各样的评论。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图为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铜质雕像。为战败的将军立像纪念,这在世界战争史上实属罕见。碑上刻的文字是“Napoleon I,Emperor of France,(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1769~1821”。


材料三   下图漫画为《镜中的拿破仑》。镜子前的拿破仑,头戴皇冠、手握宝剑;而在镜子中却变成了手拿《民法典》的华盛顿。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概述法典的历史地位?
(2)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史实,你认为比利时为拿破仑立像纪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漫画的创意,代表了作者对拿破仑的不同评价与观点。选择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