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胜利前争取民主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9年9月,美国记者斯诺再次访向陕北时记录到“每一个村子和县都有选举成立的行政委员会。边区政府是由普选出来的代表选举产生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斯诺文集》第3卷,第408页)。这说明当时在陕北
A.全面推行了直接选举制B.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政权
C.注重推进民主政权建设D.形成了与日伪政权的对峙
2 . “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厚,仁人施政法刑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该诗描述的是
A.国民革命时期社会风貌B.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气象
C.抗日根据地的边区建设D.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
3 . 陕甘宁边区建立“三三制”政权以后,毛泽东曾经题词:“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在这里“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主要是指“三三制”政权的建立真正落实了。
A.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的民权主义
B.彻底实现人民权利的民权主义
C.给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与团体自由和权利的民权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 .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汉奸、罪犯、精神病患者外,凡居住本境的人民,年满十八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有过1937年和1941年的两次较大规模的选举,人民群众以“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投票,选举产生乡、区、县、边区的各级民意机构即议会和政府机构。这些规定(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发展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工农民主专政的力量
5 . 下表为国民党党员在中央公务员中所占的比例表(资料来源: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该表说明
统计年度综合比例
192936.3%
193322.0%
193945.0%
194164.4%


A.国民党以党治国就是党员治国
B.抗战以前国民党员垄断了全部政治资源
C.抗战期间进入该政权体系的中共人士增多
D.国民党政权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民主性
6 . 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毛泽东意在
A.强调人民革命重要性B.建立中国特色民主政治
C.统一党内的思想路线D.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精神
2021-02-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1948年1月,周恩来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有关指示中,将同盟军划为“直接”“间接”两种,并注意到其间的“不稳定性与投机性”,主张采取“加强我党领导和又团结又斗争”的策略。这一指示旨在
A.保障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B.扩大国共政治合作的基础
C.争取中间政治力量的支持D.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19-20高二上·广东清远·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81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开幕。大会通过了边区的行政、军事、财经、文教、民运工作等各项议案,民主选举产生了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后经阎锡山转呈当时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获正式批准,边区政府正式定名为边区行政委员会。晋察冀边区先后颁布《晋察冀边区县政府组织大纲》《边区区镇公所组织法暨区长、村长、镇长、间邻长选举法》等法规。边区行政委员会以下设2个政治主任公署,8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72个县政府。边区取消族长制、牌户制等封建宗法制残余;建立村公所、成立村代表会。村公所委员及村代会代表由村民群众民主选举产生,不称职者可随时撤换另选。村代表会为村最高权力机关,确定以公民小组为单位的村代表选举制。人民群众直接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议四权。边区的做法不但在抗日根据地,即使在全国也是一个创举。

——摘编自朱江《简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晋察冀边区民主政权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察冀边区民主政权建设的意义。
2021-02-06更新 | 37次组卷 | 4卷引用: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三大联考-5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9 .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决定:陕甘宁边区实行由乡代表和区、县、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乡、区、县、边区各级政权;其他根据地则以陕甘宁边区为楷模,选举产生各级政权。这一精神的贯彻
A.使陕甘宁成为全国抗战的总后方B.保障了全国各阶级的民主权利
C.建立了与国统区对峙的民主政权D.确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新体制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面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给抗战带来的威胁和挑战,以《力报》为代表的媒体承担了宣传的重任,它们立民族传统文化之信心,破敌伪文化阴谋,奋战在文化战线上,希图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结果中国人民取得了最终胜利。这场胜利是全体中国人同心戮力的结果,而所有国民能众志成城,消除一切障碍,实则源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事实证明,民族、国家不论大小,都应维护自己的文化认同,尤其在战争中,唯有文化认同才是团结一切力量的纽带,是民族、国家的内聚力和民族精神的来源。

——陈艳辉《抗战时期的媒体宣传与文化认同重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出现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进步媒体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