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胜利前争取民主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在苏维埃基层政权选举中,苏维埃政府向选民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抗日根据地各级参议会的选举中,一些地方因陋就简发明了“圈选”“豆选”等方式。这些措施
A.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保障了政权的稳定与发展
C.开始了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D.民主政治原则得到了落实
2 . 1940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向各根据地发出指示:“全区域党政军民学脱离生产者人数与全人口(不固定的游击区和敌占区不在内)之比例不能超过百分之三”。该指示的贯彻有利于
A.改善根据地财政状况
B.提高作战的机动性
C.巩固土地革命的成果
D.保证全民抗战胜利
2019-09-2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历史试题(合肥一中、安庆一中等六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这一措施的实施
A.改变了农村原有土地制度
B.彰显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纠正了王明“左”倾路线
D.有利于各阶层的抗日联合
4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