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图为《笨拙》画报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的漫画。这反映了造成当地局势紧张的主要因素是
   
A.巴尔干本地区的民族和领土纷争
B.欧洲大国企图压制地区冲突矛盾
C.欧洲大国的插手干预
D.此地优越的地理位置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上,中国虽然宣布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14万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

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1916年至1918年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他们到欧洲后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战勤和战斗工作,约两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中国劳工旅的大多数人在1919年和1920年回国,留下来的三千人在欧洲扎下了根,构成了当时法国和比利时华人社会的核心。

李肇星在凭吊一战赴欧华工墓地后表示,许多一战华工战后成为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为中法友谊做出贡献。

——摘编自光明网《14万中国劳工参加一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2018-01-24更新 | 417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练习(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妇女进入了生产部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一些欧洲国家的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这表明(  )
A.战争改变了社会的结构
B.战争在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C.战争必然促进社会进步
D.妇女的重要作用在战争中被逐渐发现
4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指( )
A.《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B.《法俄军事协定草案》的签署
C.《英俄协约》的签订D.萨拉热窝事件
5 . 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