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下列属于一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是:
①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促使政府职能发生转变
③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④和平主义思潮一直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8-04-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了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4亿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32.14亿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1914年的1.69亿美元猛跌到1916年的116万美元。材料说明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
A.美国同协约国经济利益紧密联系
B.美德矛盾逐渐扩大
C.争夺世界领导权
D.伸张正义
3 . 俾斯麦说:“就在70年代初我们结束战争回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说了,我们什么时候再开战?什么时候我们兴‘复仇之师’?”材料中所说的“他们”是指
A.英国人
B.奥地利人
C.法国人
D.丹麦人
4 . 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国同盟建立在德、奥、意三国相互妥协的基础之上
B.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C.三国同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洲的矛盾
D.同盟促进了法俄的接近
5 . 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200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欧洲的死亡人数最多。导致这种状况的诸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
A.欧洲各国忙于镇压革命而无暇顾及防治流行病
B.欧洲人生活质量的下降使其难以抵御疾病
C.欧洲各国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影响了流行病防治
D.刚刚经历战争的欧洲人没有重视疾病防治
6 . 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战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
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
②作为非正义的一方,失道寡助
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④集团内部的矛盾不断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 . 1914年6月,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的报纸都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主要原因有
①欧洲各国都十分关注巴尔干局势
②许多国家要利用该事件大做文章
③采用刺杀手段引起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愤怒
④巴尔干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引人关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 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的参战
B.日本的参战
C.美、中等国的参战
D.巴西的参战
9 .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其中正确的表述是
A.西欧交战国的经济受到重创,但依然没有丧失原有地位
B.英国受到削弱,经济上与美国平起平坐
C.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D.由于宗主国的战争需要,加紧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经济雪上加霜
10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不论从欧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引人注目。”其“转折”表现为(  )
①由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到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②欧洲中心地位动摇,大多数国家成了债务国 ③新建立的国际组织有效地防止了世界性战争的爆发 ④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