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1 道试题
1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据此可知,这场战争(     
A.唤醒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意识
B.导致旧的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C.使得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开始动摇
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2022-07-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评月考(六)(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下列属于“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B.三国协约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
2022-06-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这位总督强调的是
A.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B.二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C.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完全瓦解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4 .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受阻B.一战后北洋政府在外交上遭遇失败
C.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5 . 法国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导致了法国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
B.战后分赃中法国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C.对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影响深远
D.唤醒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意识
2022-06-2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
6 . 法国驻几内亚的总督给政府的报告中承认:“(一战回来的)老兵们把不服从(法国殖民当局的)命令作为高尚文明的标志,他们的活动使当地的非洲人也受无纪律的影响而使局势混乱。”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一战促进了殖民地的民族觉醒B.法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民权运动的蓬勃发展
2022-06-2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这说明,一战
A.彻底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B.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C.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D.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2022-06-28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观察下图,指出一战后诞生的新兴民族国家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27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事件都倾向于发展成两个阵营之间实力的较量。一个特定的民族事件,如奥匈帝国弗朗西斯·费迪南大公的遇刺,已经无法由当事方在自身范围内解决。据此可推断,当时
A.集团对抗助推了一战的爆发B.欧洲各国关注世界和平发展
C.帝国主义各国实力对比悬殊D.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矛盾激化
10 . 如表为近代某一时段欧洲国际关系大事记,据此可知,当时
1873年,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结成“三皇同盟”,规定一旦发生他国进攻的危险时,三国必须商定“共同的行动办法”。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缔结同盟条约,保证三国在未来的战争中相互援助。1892年,法国、俄国缔结军事协约;1904年、1907年,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结军事协约。
1915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
A.欧洲陷入两大阵营的对峙B.各国间利益冲突尖锐复杂
C.军事同盟关系可靠性降低D.德国成为国家矛盾的焦点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