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18年12月,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的政府首脑艾伯特在勃兰登堡门欢迎战后归国的德国部队时说:“任何敌人都不曾打败你们……你们保卫了祖国,使它免受敌人的侵略。”这表明(     
A.德国对《凡尔赛和约》不满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
C.德国在一战中未严重受损D.法西斯势力得到新政府的支持
2023-02-13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交战各国很多人认为这次战争是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维护和平正义的事业。但随着战争的进程,人们对战争逐渐持反对态度,士兵们的战斗激情也消失殆尽,他们甚至觉得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争的结果取决于民众态度变化B.人们对战争的认知具有随意性
C.和平与发展成为战后的世界潮流D.战争的残酷性改变了社会心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提高了4.6倍,其中重工业和一些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重工业的发展中,军事工业又占有突出的地位。据此可知,德国经济的发展(     
A.主要得益于国家实现统一B.促进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造成英法传统强国的衰落D.对欧洲国际关系构成挑战
2023-01-22更新 | 30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由欧洲列强分摊责任,德国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发展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
C.交战国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D.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2023-01-17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8年初爆发的大流感在三年时间造成全球约1/3的人口感染,数千万民众死亡。这场大流感被冠以许多名称,如“法国流感病”“那不勒斯士兵病”“德国瘟疫”“布尔什维克病”等等。作为中立国的西班牙较少顾忌,在报纸上报道病情实况,国际媒体由此把大流感称为“西班牙大流感”。这反映出当时(     
A.报刊媒体刻意掩盖事件真相B.战时敌对情绪阻碍了科学认识
C.协约国集团敌视社会主义苏俄D.国际联盟未能有效应对疫病蔓延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6 . 一战背景
(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_____阶段;
(2)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_____(根本原因);
(3)各国间的_____加剧,必然造成他们之间的新矛盾,其中_____矛盾(两国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英德矛盾(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______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最为突出;
(4)20世纪初,欧洲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形成: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_____”,英国、法国、俄国组成“_____”。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导致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5)1914年6月28日,___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023-01-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下)
7 . 一战期间,成千上万的华工有组织的奔赴协约国,英俄法三国一共招募了华工达30万人。这些华工从事着建筑、修路等体力工作。甚至有不少华工被迫上战场,在战场上修理工事、运送弹药,在一战当中华工约有5万人死亡。对于华工出国参战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因为华工具有埋头苦干精神
B.中国得以收回某些主权提升国际地位
C.北洋政府直接派兵参加一战的结果
D.华工出国参战改变了一战战争性质
2022-12-28更新 | 1149次组卷 | 1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图是1902―1930年英德等6国在华投资情况(占总额百分比%)

这表明(     
A.战争迫使列强改变对华侵略方式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总量日益缩减
C.英国始终是对华最大资本输出国D.一战改变了列强侵华的传统格局
2022-12-17更新 | 61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皖北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一战”将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熟悉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武器,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关于民族自决原则的声明,也使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大大强化。由此可知(     
A.“一战”客观上助推了民族意识增强B.巴黎和会的精神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C.近代国际关系主动适应民族解放运动D.民族意识增强影响了西方列强的决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一战期间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中国报界予以高度关注。1917-1918年,《华工杂志》《大战事报》《银行周报》《欧战实报》等报刊大量报道了德奥罢工风潮、法国罢工运动、英国罢工运动等。中国报刊对劳工问题的关注(     
A.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思想觉悟提升B.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高潮来临
C.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掀起了中国反帝爱国的新浪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