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指( )
A.《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B.《法俄军事协定草案》的签署
C.《英俄协约》的签订D.萨拉热窝事件
2 . 1918年12月,《每周评论》在发刊词中说,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了强权”,这一论点反映了当时中国部分知识分子
A.支持北洋政府参加一战B.对收回国家权益抱有幻想
C.认清了一战的本质D.以俄为师、向往苏俄
3 . 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但这一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1914年俄军攻势
4 . 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的基本态势是
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C.战役主要集中在西线
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5 .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2016-11-27更新 | 736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大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一幅在1914年由英国人发表的标题为“背后的力量”的漫画。在 这幅漫画当中,有一只双头麻鹰、一只公鸡、和一头熊。其中,双头麻鹰代表的是奥匈帝国。在漫画的下方,作者为麻鹰设计了一句台词:“我相当不喜欢他的态度,他必定是得到某人的支持”。麻鹰这句台词的含义是:
A.俄国支持法国与奥匈帝国作对B.英国支持法国与奥匈帝国作对
C.俄国支持英国与奥匈帝国作对D.俄国支持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作对
2016-11-18更新 | 457次组卷 | 5卷引用:热点03“北溪2号”谁炸的——大国博弈-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7 . 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