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4年一战开始时,美国总统威尔逊曾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1916年,威尔逊却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而对全世界提供款项的人,应该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这反映了美国旨在(     
A.维持世界和平B.维护国家形象
C.放弃“孤立政策”D.攫取世界霸权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一战中,军人死亡超过1000万,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的历史影响。
(2)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单元知识结构图。请你在C处填写一项符合单元学习的主题,并说明理由。
3 . 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       
A.学习西方建设民族民主国家B.实现中华民国主权的真正统一
C.参加国际联盟维护国家利益D.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人类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918年,随着美国士兵和华人劳工远赴欧洲,流感病毒也在美洲、欧洲、亚洲迅速扩散。各参战国政府和官员为了安抚民心士气,都实行严格的新闻管制,不允许把流感渲染成“瘟疫”。英法美所有城市的卫生部门都表示,这不是大问题。实际上仅仅只在美国费城一地,6周内就死了12000人,医院陷入瘫痪,医护人员严重不足。191811月,德国在战争和流感的双重压力下宣布投降。到1920年春季,肆虐了两年的“大流感”才逐渐消失。据统计,这次大流感,直接感染了全球13的人口(当时总人口17亿),造成至少约2000万人死亡。大流感后的100年内,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发明用于治疗流感引起的肺炎,各国的卫生公共政策都开始了变革和重组,建立起更先进的疾病监视体系,提倡全民卫生保健和廉价医疗,确保大规模传染病被掐灭在萌芽状态。

——摘编自约翰·M·巴里《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材料三   美国的国外投资从1913年的大约20亿美元增加到1930年的150亿美元,其中30%投放在欧洲。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

——摘编自尤瑟夫·凯西斯《资本之都——国际金融中心变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德矛盾的焦点。用一句话概括一战爆发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流感疫情恶化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4年圣诞节,士兵们跑到无人区,在有些地方甚至跑到对方的战壕里举行庆祝活动。当苏格兰人、英格兰人、萨克森人、威斯特伐利亚人(注:萨克森、威斯特伐利亚均为德国地名)在一个共用的大墓两边排好队,牧师用英语念诵,一名神学院的学生又用德语念诵了一遍,他们之后又用双方的语言逐字念诵了主祷文:“我们在天上的父……”这段材料(     
A.揭露政府虚假宣传B.预示战争即将结束
C.反映民族矛盾消弭D.折射人类和平心声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中立权利的挑战与践踏,威尔逊提出了一种“内嵌”于国际联盟的新海洋自由构想,赋予海洋自由很强的政治与法律意义,主张以集体安全抑制战争,实现“绝对航行自由”。但是,在巴黎和会后期,威尔逊实际上放弃了海洋自由构想,转向与英国争夺海洋霸权。这种变化反映出(       
A.凡尔赛体系下隐藏的矛盾B.两极格局下的对抗与冲突
C.战后欧洲整体实力的衰落D.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诉求
7 .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这一观点(  )
A.深刻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根源B.委婉地批评了欧洲的绥靖政策
C.力图为美国开脱战争的罪责D.有利于全面分析战争爆发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   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在摆脱外国控制的时候,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又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统。…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是战争的结果,修正了人们对殖民世界和新殖民世界里政治认同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欧洲国家寻求霸权的途径。结合所学,简述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后作为“战争的结果”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列举两个“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些斗争的地位。
2022-06-21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壮州文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波谲云诡。“1898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德国海军计划,几年间就成为英国关切的根源。……英国人逐渐而谨慎地摆脱了他们过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们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以反对其共同的敌人俄国。……(1904年)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同意忘却……所积累的旧怨。……由于对德国的企图越发感到捉摸不透,英国人也同样有接受调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两国从过去的对手变成了盟友”。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外交取向是(       
A.“结伴不结盟”B.“集体安全”
C.“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D.“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2022-06-14更新 | 4418次组卷 | 34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A.马恩河战役战况惨烈,德军损失严重
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D.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分三条战线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