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巴尔干部分地区曾先后落入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在反对这两个帝国的斗争中,巴尔干的民族主义日益高涨。另外,沙皇俄国以“泛斯拉夫主义”支持塞尔维亚人的统一主张,而奥匈帝国则坚决反对塞尔维亚独立,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争斗不断。这表明(     
A.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逐渐加剧B.俄奥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C.巴尔干地区紧张局势日益升级D.俄国在国际问题上更注重伸张正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研究指出,一战爆发前,很多国家的青年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学生与知识分子争先恐后地报名参战。他们幻想着战争带来的洗礼,认为这场战争是最高的正义、是重获新生的象征,并且都有着自己所坚信的理由而支持战争、投身于战争,甚至献身于战争。学者此番言论意在说明(     
A.战争引发文化教育转型B.思想狂热助推战争
C.政府利用舆论煽动战争D.各国矛盾空前激化
2023-07-28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民众对“一战”的战败感到沮丧,怨恨战后不公平的条约。这种糟糕的情绪成为孕育纳粹运动的温床,导致后来希特勒决定发动新的世界大战以恢复往日的强大,消灭“不洁净的种族”。这最终导致德国600万人失去生命,以及战后数百万难民移民。

——摘编自杰弗里·瓦夫罗《历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类开始了新的厮杀,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被打破,世界重新陷入一种无序状态。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过程中,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考虑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问题。在一系列会议上,盟国都讨论了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最终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雅尔塔体系。
4 . 如表为近代某一时段欧洲国际关系大事记,据此可知,当时
1873年,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结成“三皇同盟”,规定一旦发生他国进攻的危险时,三国必须商定“共同的行动办法”。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缔结同盟条约,保证三国在未来的战争中相互援助。1892年,法国、俄国缔结军事协约;1904年、1907年,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结军事协约。
1915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
A.欧洲陷入两大阵营的对峙B.各国间利益冲突尖锐复杂
C.军事同盟关系可靠性降低D.德国成为国家矛盾的焦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大战的头几年,美国采取中立政策。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美国在经济上与同盟国的联系中断,而成为供给协约国军火、军用物资和粮食的巨大基地,一跃成为欧洲的债权国。随着德奥集团在军事上的进展,美国参战的舆论逐渐强烈。1917年1月,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中立国利益。3月,美国驻伦敦大使佩齐给总统威尔逊的电报中说∶"很可能唯一可以保护我们目前的优越的贸易地位并防止恐慌的办法,就是对德宣战。"4月,美国向德国宣战。之后,有中国、巴西、泰国、利比里亚、古巴、巴拿马、沙特阿拉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参加了协约国阵营。参战不久,美国的海军潜水艇、鱼雷舰、驱逐舰大批开到英国海面参加反对德国的潜艇战,并逐步派出陆军200万人到法国。美国对协约国集团大大增加了其财政贷款和军火供应。参战前,美国对协约国集团贷款总额只有27亿美元,到大战结束时,总额达94.06亿美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立及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参战给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2022-05-06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押题信息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20世纪初期的德国宣称,“我们是所有民族中的精华……最有资格统治其他民族”“要在旧欧洲狭窄的边界之外完成重要任务”。与此同时,俄国也急欲完成“占领海峡,控制君士坦丁堡这样的大斯拉夫主义的‘历史任务’”。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欧洲狭隘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
C.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盛行D.列强结盟导致国际局势的紧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