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的《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一书,被誉为“德国史学领域的里程碑”,很快就有了多种语文的译本,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本书是关于19世纪的深度思考,奥斯特哈默说,“我想要阐释和论述的对象,并非一段封闭的、自我满足的19世纪历史,而是一个时代与历史轨迹相融合的关系,也就是历史之中的19世纪”。本书中“诸多内容和线索”所显示的19世纪,则从18世纪60年代延伸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更长的19世纪”。奥斯特哈默在写作19世纪史时,给出了三个名号,即“资本的年代”“革命的年代”和“帝国的年代”。

——摘编自李剑鸣《全球史写作中的时空结构》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更长的19世纪”是如何理解的。(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悲剧在于,那些本来有可能制止后代进行毁灭性的竞赛,并进而阻止他们进入战争的国际互动力量还没有强大到阻挡1914年8月灾难的发生。当枪声在那个8月响起时,许多国家的人们开始了类似的经历;短缺、征兵、死亡和疾病。这个大屠杀又转而刺激了激烈的新意识形态的产生,它甚至更强烈地强调世界范围内阶级、种族或民族国家的统一。
——《1780—1914 现代世界的诞生》
材料二 “美苏争霸陷入僵持状态,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邓小平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个历史过程。1977年他说,‘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1985年进一步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可能的’。1987年进一步指出,‘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刘华秋《国际风云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目的。分析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谈谈国际局势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