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独秀认为,“久无战争之国,其社会每呈凝滞之态,况近世文明诸国,每经一次战争,其社会其学术进步之速,每一新其面目”。中国“加入欧战”,“出征军人所得之知识及国内因战争所获学术思想之进步,必可观也”;也是“得财政之援助(若缓赔款、大借款、改正关税、输出军需之类),肃军纪,理财政,兴学奖业”的“千载一时之机会”;更可以借机促使党派“捐弃私愤,互相提携”,军人“患难相依,泯其畛域”,从而消弭“党争逾轨”和军阀混战现象,最终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陈独秀关于中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观点。
2021-08-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齐涛主编的《世界通史教程》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材料的观点意在说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A.已经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B.加速了欧洲的衰落
C.已经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D.使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2021-08-1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8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3 . 1918年,蔡元培在庆祝一战结束的集会上发表演讲:距今一百三十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把国内政治上一切不平等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现在世界大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用光明主义来代他。这表明蔡元培
A.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学习方向B.意在为国民革命进行舆论宣传
C.注重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D.未认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
2021-04-30更新 | 508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20东学西渐、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交融
4 .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结合欧洲历史发展进程,对其时期判断正确的是

A.图①是一战之前B.图②是一战之后
C.图③是二战之后D.图④是当今时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纪的反省——20世纪的欧洲

“欧洲是否衰落了”的问题,在20世纪至少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于20世纪初,因为和19世纪比,欧洲显然从盛世中跌落下来了。这种观点可以拿德国学者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作为代表,他的书庞杂无序,乍一读起来有不知所云之感,但复杂的失落情绪跃然纸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欧洲相当普遍的心态。第二次出现悲观情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经历战争的重创,正处在物资匮乏的十分困难的时期,西欧社会笼罩在一片悲观的空气之中。第三次提出“欧洲衰落”问题是80年代初,前两次都与战争有关,这一次则是与新技术革命中的态势和世界经济的形势密切相关,欧洲人相当一致地感到了美国和日本在世界市场上对欧洲构成的强大压力。这一次确实促进了欧洲的深刻与广泛的反省,而且是长期的、不断的反省。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1)概括材料的观点,任选两个阶段,从多个角度用史实解释这一观点。
(2)概括影响20世纪欧洲地位的主要因素。
2021-01-27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五大素养专项训练-专题01唯物史观
6 . 阅读下表。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1914-1918年英国妇女从事劳动情况统计表
行业1914年7月和1918年7月的雇佣女性人数之差女性占所有被雇佣工人的百分比
1914年7月1918年7月
金属+424000925
化学+640002039
服装—440006876
政府机构+223000347

A.战争导致大批妇女参与生产
B.英国社会观念产生重大变化
C.战争改变了政府机构的职能
D.英国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