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一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的实质是
A.争夺该地区的贸易利益
B.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
C.维护和破坏“门户开放”政策
D.争夺该地区的霸权
2019-09-27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2 . 英国驻德国大使阿拜隆的日记生动地记述:"如果西方各盟国继续对德国进行恫吓并在德国身上施加压力的话,那么,德国除掉与俄国结盟以外,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如果这种结盟果真发生的话,那对欧洲文明的危险就惨到极点了。"--(法)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这段材料里可以看出西方盟国一战后扶持德国的原因是
A.防止德国与苏联靠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消除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
C.阻止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D.帮助德国摆脱经济危机
2019-09-2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这种独立的意识具体表现为战后
A.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B.美,日的迅速崛起
C.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019-09-2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4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2019-09-2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
6 . 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许多技术受到重视,下列技术是在一战影响下发展的是
①飞机受到重视,汽车的功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化工技术发展
③生产流程改进
④生产管理革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7 . 早在1887年,恩格斯就警告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如果你们开始跳一场最后的大战舞,那么,在悲剧结束时你们必将垮台。下列哪些国家的历史可以佐证这一预言?
①德意志帝国   ②沙皇帝国   ③奥匈帝国   ④奥斯曼帝国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10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D.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2016-11-27更新 | 1073次组卷 | 32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