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材料一 “战壕的不可移动性以及要把战争重新带入移动状态的愿望推动了武器的改进,从而为打破致命的僵局提供了必要的动力。1915年年末,英国最先使用坦克,协约国利用坦克来摧毁防御性的战壕,恢复交战。”

材料二 “若无战车(坦克),则在8月8日的上午,德军就不会受到那样严重的奇袭而发生不可收拾的恐怖现象。步兵看到步枪和机关枪都不能阻止对方的战车,遂感觉自己是无能为力了,于是,不是投降就是逃走。”


(1)根据上述材料解释坦克的应用与一战进程的关系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战争与技术发明谈谈你的认识
2020-04-1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测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悲剧在于,那些本来有可能制止后代进行毁灭性的竞赛,并进而阻止他们进入战争的国际互动力量还没有强大到阻挡1914年8月灾难的发生。当枪声在那个8月响起时,许多国家的人们开始了类似的经历;短缺、征兵、死亡和疾病。这个大屠杀又转而刺激了激烈的新意识形态的产生,它甚至更强烈地强调世界范围内阶级、种族或民族国家的统一。
——《1780—1914 现代世界的诞生》
材料二 “美苏争霸陷入僵持状态,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邓小平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个历史过程。1977年他说,‘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1985年进一步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可能的’。1987年进一步指出,‘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刘华秋《国际风云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目的。分析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谈谈国际局势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