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4 年 8 月 6 日,中国宣布中立。为避免中国参战,德国主动提出把胶州湾租界归还中国。但日本佯作不知,决定“享受”欧洲大乱这一“上天之佑”。日本无视国际法关于不得侵犯中立国的规定,派军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还进击南太平洋地区,占领了一些德属太平洋岛屿。日本在夺取山东之后, 加紧了侵华步伐, 1915 年 1月 18 日,向中国总统袁世凯提出了 “二十一条”要求。日本在远东和中国大力扩张立即遭到美国的抵制。 1917年中国参战后,美、日矛盾进一步激化。双方为坚持各自的对华政策争论不休,最后达成妥协,签订了《蓝辛——石井协定》。

——摘编自施兴和《近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17 年 8 月,日本政府命石井菊次郎率团访美, 美国国务卿蓝辛与石并举行了 12 次会谈,主要议题是中国问题。双方经过讨价还价,于 11 月互换照会,主要内容是:一、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尤其在与日本属地相接壤的地区享有特殊利益。二、美、日两国无意以任何方式侵犯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两国坚持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和工商业机会均等的政策。这就是《蓝辛——石井协定》。 1922 年,美国政府提出《蓝辛——石井协定》与 《九国公约》原则不符,要求废止协定。日本无可奈何,只好同意。 1923 年 4 月,两国通过正式换文取消了该协定。

——摘编自陶文钊《二十世纪初美日在东亚的竞争》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蓝辛——石井协定》 的变迁。
2018-05-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评(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