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体系历经数次重大变革。在这些体系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系的时间最短,仅存在了近20年就迅速走向了瓦解。下列各项中与该体系的内容密切相关的是( )
①承认波兰复国                       ②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③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   ④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近代以来,在约开商埠外商享有免除缴纳厘金的特权。1915年“二十一条”中,中国政府允诺在山东省内自择合宜地方,自开商埠。1924年日方刻意曲解以上条款,围绕青岛是约开商埠还是自开商埠向中方交涉,但至1928年北洋政府统治结束,日本也没有达到目的。这一结果缘于
A.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人民的斗争B.华盛顿会议推动山东问题解决
C.北洋政府统治期间的军阀割据D.国民大革命推动群众反帝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
A.五四运动期间B.巴黎和会期间
C.华盛顿会议期间D.开罗会议期间
2017-08-04更新 | 1898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1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时报》载文指出,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虽是“明智之举”,但“如果认为他们能解决问题,就大错特错了”,中国“还没有成长到足以获取尊重和显示力量的地步”。这反映出美国的主流媒体
A.对列强的外交规则有清醒认识
B.低估了中国人民维护主权的决心和能力
C.能够正视中国问题出现的原因
D.为美国逃避国际责任的行为作积极辩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1922年《五国条约》规定的英、美、日、法、意五国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单位:万吨)。这一规定的达成意味着
主力舰52.552.531.517.517.5
航空母舰13.513.58.166

A.英国继续维持其海上霸主的地位B.列强在限制海军军备上暂时妥协
C.日本全面丧失在亚太地区的优势D.美国成为这一协定的最大受益国
2021-04-15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黎和会结束后,中国没有收回山东,国内民众呼声高涨。而日本虽然接收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但中国并不承认,故其仍然是一桩悬案。而且不仅牵涉到中日两国,还牵涉到美英等国的利益。如果山东问题不解决,美英与日本的妥协也难以达成。于是192224日,经过美英斡旋,中日达成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例》和《附约》,除了胶济铁路等问题有遗憾,大体收回了山东权益。华盛顿会议结束后,日本独霸远东的可能性一定的遏制,中国也争回了部分权益,国际地位开始回升。但是列强牺牲弱国、达成强国妥协的自私倾向,又一次给中国人留下不佳印象。此时中国工人阶级正在成长,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列强不能充分估计中国内部情势发展与民族主义的短见,将给他们其后的对华关系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摘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东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维也纳体系始于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召开,终于1914年一战的爆发,期间维持了“百年和平”。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国主宰的欧洲领土体系,以补偿原则实现;二是欧洲“正统”王朝即封建王朝的政治统治体系,以正统主义原则实现。“19世纪的人们把他们所处的时代看成是一个骚乱动荡的时代;但是在国际事务方面,它却出奇地稳定,不但同20世纪的混乱相比是如此,就是同在它之前的若干世纪相比也是如此。”

——摘编自费艳红《从“均势”结构初探维也纳体系》

材料二 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式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而制定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自然具有先天的缺陷。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及压迫的现状没有改变,列强与殖民地人民间的矛盾反而与日俱增。此后的分赃不均又加强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相互矛盾,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自身的弊端是其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十月革命使广大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各地区解放运动不断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不对等的发展等都成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解体的原因。

——摘编自孙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相似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体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战后和平“十四点计划”中,提出“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则,未得到其他列强的认同。1918年10月,威尔逊总统批准了一项扩军计划,目标是到1920年美国海军规模追平甚至超过英国海军。这反映了美国(   )
A.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B.与英国同盟关系的破裂
C.向现实主义外交的转变D.总统行政权力的扩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1年,在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五国条约》,该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从而开启了五国长达15年的“建舰休息期”。据此可知《五国条约》
A.暂时缓和了列强间的军备竞赛B.大大提高了美国海军的影响力
C.有效限制了日本主力舰的发展D.严重冲击了英国海上霸主地位
10 . 1922年2月6日,华盛顿会议与会国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各国不得在中国谋取特殊权利而损害友邦人民的权利,不得鼓励有害友邦安全的举动等。该条约表明
A.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基本形成B.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作为侵华共同原则
C.战前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得以巩固D.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