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材料1938年以后,随着德意法西斯在欧洲连连得手,其征服世界的面目暴露无遗。希特勒不仅获得了欧洲巨大的军事、地理优势,威胁到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利益,甚至还将手伸进了美国的“后院”——拉美,成了美国的直接竞争对手。……截至1941年,美国在欧洲的直接和间接投资总计达200600万美元,在亚洲和大洋洲的投资仅为85300万美元。

1939年11月,罗斯福签署的“新中立法”中将取消武器禁运条款改为“现金购货运输自理”,由于英国的海军运输发达,又有强大的海军,故此法对英国极为有利。1941年3月,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授权以租借或贷款形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及其他物资。从此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巨大军火库。苏德战争爆发后,该法案又扩大到苏联。根据“先欧后亚”战略,美国的战略物资和军事力量源源不断地进入欧洲。罗斯福最终彻底战胜了孤立主义,“先欧后亚”战略得以坚定地贯彻执行。

——摘编自黄光耀《二战中美国奉行“先欧后亚”战略之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美国奉行“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中美国奉行的“先欧后亚”战略。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年5月21日纳粹德国在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遏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仪有万名居民的小港作为海上退路。德国军队在距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的地方,却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一命令后来引起了的争论,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的命令。央际上,希特勒的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虑,而且不能完全归结为他一人的责任。首先是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实力:其次敦刻尔克地势遍地沼泽和低洼,担心装甲部队受因于敦刻尔克外围的河道纵横的地带而陷入阵地战,无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队的撤退。英国政府就是利用这样一个时间段,动员人民营救军队。短短10天内,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敦刻尔克奇迹”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敦刻尔克奇迹”的影响。
2020-01-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指英美,下同)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自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如果那些在国境外从事或可能以侵略相威胁的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武器装备,则未来的和平将无法维持;所以他们相信,在一个更普遍和更持久的全面安全体系建立之前,解除这些国家的武装是必要的。同样,他们会协助和鼓励一切其他可行的措施,来减轻爱好和平的人民在军备上的沉重负担。

——摘编自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西洋宪章》发表的背景和所体现的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发表的历史影响。
2020-06-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临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材料   从1940年5月11日到1945年4月16日,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区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略轰炸”,共出动轰炸机708416架次,投弹160万吨特别是分别于1944年5月和9月开始的对德国石油工业和铁路运输系统的战略轰炸,使得德国战争机器几乎陷入瘫痪。而战略轰炸与地面军队作战紧密配合,则是诺曼底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是,战略轰炸也导致数十万德国平民死亡,摧毁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和建筑精品,如音乐厅、剧院、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等。在进行战略轰炸过程中,除了军事的和与军事相关的目标外,英、美空军,特别是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也对德国131个大城市进行了轰炸。这种以城市为目标的战略轰炸是很成问题的,是对空军作战能力的过分滥用,其效果正如美国军事史家斯蒂芬.A.加勒特(StephenA.Garrett)所说:“砍掉一个人的头来治好他的牙痛”

——摘编自孙立新《二战期间英美空军对德“战略轰炸”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英、美空军对德“战略轰炸”的特点,并分析其战略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立新对这一轰炸的基本态度,并分析其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苏联军队入侵波兰时波兰政府要求英国政府按照英波互助条约对波兰提供援助对此英国政府的反应是英波互助条约并不适用于苏联侵略波兰的情况……1939918英国内阁决定与苏联接触用英国的机器换回英国急需的木材。10 11日,英苏签订了关于木材和橡胶等物资交换的协定恢复了双边贸易关系。此后,双方还计划就发展两国贸易关系继续谈判。对英国来说,加强英苏贸易关系除了经济上的利益之外还可以以此作为改善英苏关系的切入点,从而为加强英苏政治联系、防止苏德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摘编自檀跃宇《二战初期英国张伯伦政府对苏联政策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苏联政策的转变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苏联政策转变的影响。

6 . 材料   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位于澳大利亚东北角,扼西南太平洋海上要冲。日军据此,可切断美澳联系,进逼澳大利亚;美军占此,可遏制日军南下,确保西南太平洋的反攻基地澳大利亚。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几乎同步,1942年8月——1943年2月,美军与日军全力以赴,围绕争夺瓜岛的控制权,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血战。这是一场国力的消耗战,美国物资力量雄厚,而日本资源缺乏。最后,日本只得把弹尽粮绝,濒临饿死的残余部队撤离瓜岛。这是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惨败。经过瓜岛战役,盟军在西南太平洋取得了战略主动权,标志着太平洋战场局势转折的完成。从此,盟军转守为攻。在这场战役中,为将作战重点放在南太平洋战场,日军被迫停止了旨在攻取四川的“重庆作战”,这也避免了中国在1943年可能遭遇的更大困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瓜岛战役日军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瓜岛战役的影响。
2020-06-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决战高考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材料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的惨败,日军虽失去了战争初期在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但仍决定继续进逼澳大利亚,以此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而美军虽然在中太平洋地区的局面趋于稳定,但在南太平洋,仍比较被动。于是罗斯福总统批准了海军计划,阻止日军的推进,保护美国至澳大利亚之间的海上交通。1942年8月——1943年2月,美日双方在瓜达尔卡纳尔岛进行持续半年多的搏杀。战役是以美军小型登陆战为开始,随后日军为夺回岛屿而逐次增兵,并在海上、陆地、空中展开了空前的争夺,从而演化成了日本与盟军的决战。最终,日本因无力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美军最终完全占据瓜岛,尔后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最终是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美军因此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摘编自《百度百科·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意义。

8 . 从1940年5月至1945年4月,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区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略轰炸”。英、美等西方国家一方面坚持道义上的优越性,强调他们信奉现代自由民主理念,坚决反对军国主义和腐败政治;另一方面又罔顾国际法,为了取得胜利而不计手段,策划并实施了一场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对德国城市的大轰炸。战略轰炸使纳粹德国遭到重创,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战略轰炸也导致数十万德国平民死亡,摧毁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和建筑精品。二战中的战胜国应当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勇敢诚实面对历史真相,认真对待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反思战争过失。

——摘编自孙立新《二战期间英美空军对德“战略轰炸”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实施“战略轰炸”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英美的“战略轰炸”。
2020-05-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材料   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日本海军由盛而衰、由主动转为被动的转折点。此次作战,日本海军主力几乎倾巢而出,但是实际进行较量的只有机动部队的4艘航母及其舰载飞机,而其他水面舰艇部队均成为旁观者,以主队自居的战列舰部队甚至一炮未发,就在美军航空兵面前仓皇败退。而开战前,美军太平洋舰队就掌握了日军联合舰队的所有计划细节,并做出针对性的部署。战败投降后,日本海军高层人士承认:中途岛一战,损失了海军航空兵的精华和大部分最有经验的飞行员,“此后,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实力再也没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准”。事实上,中途岛海战刚一结束,日本海军就开始反省,此后几十年里,各国海军也在不断总结其中的教训

——摘编自(美)戈登·普兰奇:《中途岛奇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途岛海战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途岛海战的影响?
2020-02-05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材料   在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后,日本于1941年6月24日制定《关于促进南方施策的方案》,在吞下大半个中国之后,又派兵“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英、美等帝国主义当然不能容忍这种被全部逐出亚太地区状况的出现,为此,英美立即废除了一系列与日通的条约,同时下令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禁止一切货物运往日本。至8月中旬,日美之间一切金融、商业活动完全停止。这时的日本最担心的是在进攻南方时,遭到来自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侧击。所以,日本经过精心策划和长期准备,于1941年12月7日成功袭击了珍珠港。

——摘编自张贵锁、李兴凯《浅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设明太平洋战争爆发对二战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