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年8月9日至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停泊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规上举行大西洋会议。会后于8月14日发表了联合申明,即有名的“大西洋宪章”,主要内容有:反对强加于人的或不民主的领土易手:待纳粹暴政消灭后,重建世界和平等等。在讨论中,罗斯福嘲讽英国的殖民政策是“18世纪的方法”,要求废除大英帝国的特惠决定,开放市场。丘吉尔则反驳说,“他当英国首相的目的并不是来主持 大英帝国解体的”,但还是不得不同意把美国坚持的“贸易自由”“航海自由”“机会均等”等原则写进宪章。会议期间,美英两国还商定援助苏联抗击德国。9月24日,苏联政府宣布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

——据齐世荣 《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西洋会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大西洋会议。

2 . 材料   1937~1939年是中国孤军奋战的时期,只有苏联一国给中国以巨大援助,英美一个大搞远东慕尼黑,另一个大做军火生意。中国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1939年以后美国对华援助有所增加,从当年9月到194112月这段期间,美国援华贷款总计1.7亿美元,但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战场的巨大需要。而美国的对日经济制裁,首先是仅有象征意义的“道义禁运”,到19407月,仍未把日本所需要的石油和废铁包括在内。194112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美国对华援助持续增加。中国抗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英美得以渡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

——摘编自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1931~194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7月26日,美国宣布冻站在美的日本资产,同一天开始部署菲律宾防务计划,但实施这一计划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至1942年3月方可完成。虽然美国具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战争潜力,但军事动员却相当缓慢,而且对日作战毫无准备。在亚太地区日美兵力、兵器对比,日本占很大优势,“南.进”在军事上是可行的,同时经济上的请惑力也极大,“南进”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锅、橡胶。最后,日美整体的经济实力对比和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为了巩固战争经济基础,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进而称霸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

——摘编自高辉《浅析太平 洋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洋战争烦发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2022-02-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圣诞节前夕,美国正式宣布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盟军最高司令,统一指挥盟军在西欧的登陆作战。1944年初,盟军开始进行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盟军在比较了3处较为合适的登陆地点后认为,在诺曼底地区登陆条件最优越。这里沿海地势开阔,可同时展开37个师,距英国西南海岸的各大港口较近,便于运输部队和物资,德军在这里兵力薄弱,登陆容易成功。登陆时间定在6月初,代号为“霸王作战计划”。

为了确保登陆的成功,盟军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参战的盟军共36个师,总兵力约58万人,其中陆军为153万人;空军飞机13700余架;海军各型舰艇9000余艘。地面部队编为4个集团军。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诺曼底登陆的特点。
(2)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诺曼底登陆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2022-02-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考历史原创重组押题卷第五套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4月,美日拟定《日美两国谅解方案》,明确表示美国“承认满洲国”。19428月,罗斯福行政助理居里曾对蒋介石说:“华盛顿部分人之印象已不将中国东北认系中国的一部分,应作为战后日俄两国间之缓冲国。”194311月,魏德迈建议:“在亚洲,他敦促不要完全摧毁日本的力量而应该保留一部分,‘以对付苏联的扩张’。”即使到了19451120日,驻华美军司令魏德迈向美国政府提出关于中国问题的报告,还提议由国民党政府集中力量控制华北,而把中国东北交由国际托管。只是苏联在出兵中国东北打败日本“关东军”并将东北交给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在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取得胜利并胜利渡江以后,美国的企图才化为泡影。

——摘编自张文木《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


(1)概括二战中和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共同之处及其意图。
(2)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破产的原因。
2022-02-1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8月,德军对英国进行了狂轰烂炸,丘吉尔支持迁居伦敦的欧洲各国流亡政府结成同盟。1941622日,希特勒发动了苏德战争,丘吉尔表示“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第二天,美国发表了支持苏联抗击法西斯的声明。在苏联的建议下,1941712日苏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的协定》。194189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并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它标志着英美两国合作的加强。苏联对此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宪章对于动员和鼓舞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法西斯侵略者无疑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英美被迫对日宣战,德美也互相宣战。至此,美国正式参加“二战”。194211日,美、苏、英、中等二十六个国家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摘编自杨春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

7 . 材料   19407月,纳粹德国对英国本土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包括伦敦在内的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遭到重创。数万民众无处躲避,只能自发前往地铁站、教堂、地下室等地寻求庇护。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带来公共安全隐患和传染病风险,数量庞大的工人缺少安全的休息场所,也为战时生产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在英国共产党的呼吁和《工人日报》等舆论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开始主导民众防空设施的建设,并在地方机构和志愿组织的协助下,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民众防空体系,为伦敦市民提供了伙食、医疗等基础保障,维护了伦敦民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水平。防空洞生活的有序开展得益于社会各界协作和全民参与,其过程不仅表现出英国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乐观精神,也改善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

——摘编自赵媛春《二战时期伦敦民众防空体系及防空洞生活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期伦敦民众建设防控体系的原因及其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时期伦敦民众建设防控体系的意义。
2022-01-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年2月滇缅公路被切断后,印度成为美国援华租借物资新的转运地,中印间的“驼峰空运”成为将租借物资从印度运入中国的唯一途径。由于驼峰航线的运输能力有限,大量援华物资积存在美国和印度。为了避免援华租借物资的继续积压,美国政府规定,在驼峰航线以外的对华交通线开通之前,从美国订购和运出援华租借物资的数量将受到严格限制,不得超过能在短期内进入中国或将印度储备维持在合理水平的数量。根据美国对外经济事务局的拨让政策,租借物资在美存储90天就可以自动转拨。因此,大量滞留在美国的机床和发电设备等重型设备均被收回并转拢他用。而对于已经运抵印度的援华租借物资,关方亦根据自身对战争形势的判断,不断将之调拨至他们认为在战争过程中最有效利用的地方,并不时通过这种方式介入中国内政。

——皇甫秋实《中美调整租借物资管理模式的尝试与局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给中国提供租借物资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政府关于援华租借物资的政策。
2022-01-2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华师附中省实广雅深中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石油是战争的血液,日本又是一个极度贫油的国家。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之一就是夺取荷属东印度的产油区,力争在重要的战略资源上自给自足,以维持日本战争机器的运转。鉴于东南亚当地工业设施不足,日本不得不将原油从东南亚运回本土加工,再由本土将成品油转运到各地。油船就成了日军战争机器中最脆弱的一环。由于日本海军不重视反潜作战,无论是运输船队还是战斗舰艇编队,其反潜能力都很弱。1944年开始,美国发动了一场全力袭击日本油轮的潜艇战。仅1944年10月,太平洋舰队执行巡逻任务的潜艇达68艘,击沉32万吨日本船只,日本油轮的三分之一被击沉,这是在战争中每月击沉的最高数字。从1943年末至1944年底,美军以极大的优势和凌厉的攻势迫使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从第一道防线退守到"绝对国防圈",不久又退缩至本土周围。

——摘编自郁振伟、纪金耀《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潜艇对日作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4年美军潜艇对日作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4年美军潜艇对日作战的影响。
2022-01-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4年,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攻势迅猛,一个又一个岛屿被美军所控制。获得合适的岛屿作为攻击日本的轰炸机出发地后,美军急需研究如何使用重型轰炸机对亚洲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城市造成最大限度地破坏,为此他们挑选了日军占领下的武汉作为实验品。19441218日,美军89架B-29超级空中堡垒式轰炸机,携带新型燃烧弹对武汉进行大规模轰炸,汉口一元路至江边长约3公里、宽约5公里的地区顿时一片火海,区内房屋全成焦土,汉口因为这次的空袭行动被烧了整整三天。1221日,美军再次轰炸汉口,投弹1000余吨,江边码头10多里长的棚户区,全部烧成灰烬。

——摘编自徐旭阳《湖北国统区和沦陷区社会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军武汉大轰炸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军武汉大轰炸。
2022-01-18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