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代国际格局不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会议主要内容
巴黎和会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条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具体内容大体有四个方面:

西方欧洲雅尔塔体系。它通过《分区占领管制德国及非法西斯化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成的协定》《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划分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东亚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亚洲的安排主要是通过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秘密协定》《波茨坦公告》、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改造,以及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实现的。“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对于殖民地的安排,除英、法、荷在远东的殖民地被保留下来,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这方面的内容规定比较笼统,是雅尔塔体系的薄弱环节。联合国。战后成立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摘编自杨鹏飞等《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平与世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包含了哪些矛盾。这一体系的建立对国际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德国政府宣称德国是“为了自卫而战斗”,为“民族生存”而战,并且把兴登堡、鲁登道夫等战犯奉为为祖国而战的“民族英雄”,抵制对他们的审判。1924年德国加入国联的四大条件之一,就是必须不再以任何方式使德国承认战争罪责。民族主义者继续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有权支配世界。德国的军队、大中学校成了梦想通过战争实现复仇、恢复昔日荣耀的精神家园。军方“宣称德国军队从未被真正打败过”,军事家伯恩哈迪构建了“总体战”理论,认为在和平时期必须做好战争准备,特别是民众的战争准备,泽克特、古德里安等将领提出机动灵活原则是军队作战的关键。

——摘编自张国臣《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一战的反思》

材料二   1942年间罗斯福利用各种机会发表他对战后世界和建立战后国际组织的看法。他认为,只有美国等少数大国才能维持战后的世界秩序,主张在法西斯国家被解除武装以后,由美、英、苏、中这四个大国充当世界警察在各自的区域内发挥主导作用。

苏联政府坚决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安全机构,这一机构同时还应拥有武力保护国际安全的某些必要条件。因此苏联认为新的国际组织的成员应该有所选择而不是普遍的、广泛的,以免形成对于苏联不利的大多数。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避免重蹈覆辙,陷于被动和孤立的地位,苏联坚持大国一致的原则,即在国际安全机构中大国拥有否决权。

194310月四国正式在“普遍安全宣言”上签字。宣言宣称:“根据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有这些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为会员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摘编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战的性质?
(2)一战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的宗旨和实质是什么。
(3)一战和二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是什么?如何评价二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
2021-05-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78月,在美国的倡导下,泛美和平与安全会议在巴西举行,与会国签订了《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条约规定,外部势力对任何一个美洲国家的军事入侵就是对所有美洲国家的入侵。根据该条约,如果签约国之间发生冲突,首先应在美洲范围内解决,这样美国就不必将美洲国家之间的冲突提交到联合国讨论。1948年,美洲国家组织宣告成立,取代了泛美联盟。《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的签订和美洲国家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洲政治军事集团的正式形成。在美国的压力下,19471952年,拉美地区先后有7个国家同苏联断交,宣布共产主义活动为非法。杜鲁门政府还进一步加大了对拉美地区的经济扩张。巴西、委内瑞拉的铁矿,墨西哥的铅和锌,整个美洲大陆的电话公司、水电公司、航空公司几乎全部为美国资本所控制。19796月,美国为干涉尼加拉瓜内政,提出建立泛美和平部队的提案,遭到美洲国家组织的否决。198912月,美洲国家组织通过一项决议,谴责美国对巴拿马的入侵,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对巴拿马的武装干涉。美国与拉美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杜鹃《冷战初期美国对拉美外交政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政治军事集团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政治军事集团建立的影响。
2021-03-22更新 | 34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在参加雅尔塔会议时就说:“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摘编自武原、陈伟德《抗日战争·远东审判》

材料二   超级大国的表现常常像两个全副武装的盲人在一间屋子里摸着找路。每一个人都认为对方使自己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因为他认为对方能够看得很清楚。事实上,变化不定、妥协、前后不一,才是决策的本质。但屋里的每一方都倾向于把对方看成是始终如一的、有远见的和一贯的。于是,时间长了,就是两个盲人也能造成巨大的伤害,更不用说给屋子带来的损失了。

——摘编自基辛格《白宫岁月》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盟国分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个盲人”是如何互相伤害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盲人”带来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结束的方式:欢呼、握手、跳舞、喝酒,充满了希望。时间是1945年4月25日,地点是位于易北河边的德国东部小镇托尔高,事件是美苏军队的首度会师,这两支军队从地球的两端进军纳粹德国,迎面相会。……二战中获胜一方的大同盟领导人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丘吉尔和约瑟夫·斯大林,他们在战时的两次高峰会议上已经握过手,为一个更好的世界祝过酒。……然而,为什么在托尔高会师的士兵在迎接对方时会表现出惶惶不安,仿佛他们在期待会见外星来客?……对所有上述问题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其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

——摘编自[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

材料三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就国际关系而言,指出材料一中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要“修正”的内容以及二战时,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参加的两次高峰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的重要安排。简析赢得二战胜利的同盟大国之间的关系走向破裂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的依据,并概括其能够“基本完成了任务”的原因。
2020-03-02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检测卷: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的前身是“国际联盟”。该组织是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类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构想出来的。1941年6月12日《同盟国宣言》的签署是导致建立联合国一系列步骤中的第一步。1944年9月21日至10月7日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联合国蓝图第一次被描绘出来。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就建立一个世界组织的目标、结构和功能达成了一致。

材料二   直到1945年2月,在苏联雅尔塔会议上,美、英才同意了苏联提出的否决权问题。从此否决权(也称“大国一致”原则)写入联合国宪章。按此规定,安理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5个常任理事国中有1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事实上,后来动用否决权最多的是苏联,共动用否决权130多次,其次是美国100余次。

——摘编自徐爱贤、华锦彬《否决权由来:苏联坚持在安理会设立否决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成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联合国宪章中的“大国一致”原则。
2020-04-1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练习题

7 . 材料一 在处理战败德国问题上,美、英、苏三国首脑确立了“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从此永远不能破坏世界和平”的原则……德国人必须为他们曾经犯下的“可怕的罪行”赎罪;“在民主和和平的基础上永久地重建他们的生活。”通过“非军事化”“非卡特尔化”和“非纳粹化”彻底改造德国。西方大国加强对西占区的中小学育体制、教学内容和师资改造,促使德国人反思在“国家”“民族”的名义下被引入歧途,认识德意志的极端民族主义、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好战精神对其他民族和对德意志民族自己所造成的巨大恶果。

材料二 1946年下半年以后,西方尤其是美国决策者目益认识到要对付苏联的威脉和促进欧洲的经济复兴,必须利用德国的潜力,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重建德国,让西德全面融入西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按照西方的自由民主原则对德国的政治重建是保证德国“西方化”的根基与基础。

——摘编自陈晓緯主编《德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后初期美、英、法处理战败德国的重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英、法对西德策略转变的主要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撇开门户。

——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了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败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列举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中美之间的“正常的关系”而采取的“主动行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民主党人杜鲁门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美国要担当“世界警察”的责任,“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杜鲁门主义”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为贯彻杜鲁门主义的原则,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导致中美关系紧张。

材料二1969年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二战后两度介入战事的恶果在国内日益突显,再加上美苏争霸的态势以及世界局势的变化,迫使60年代末的美国对外战略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出访途中提出美国在亚洲的新政策,其要点是:越战结束后,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的责任。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第一篇国情咨文中,把只是针对亚洲的新政策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宣布要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个支柱”。其内容是: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稳住苏联;承认西欧、日本同美国的“伙伴关系”,来获得盟国的支持,牵制苏联,达到战略收缩的目的;同时利用中苏矛盾,制约苏联,使美国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动权。并指出,其中心点是,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平安、张仲明等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杜鲁门主义”和“尼克松主义”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历史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由于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存在着政治制度的差别、参战目的的不同,所以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的矛盾和分歧也愈来愈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反法西斯同盟内美、苏这两含政治制度绝然不同的大国要依据各自在战争中实力的新变化,安排好有利自己的战后世界新秩序。为此,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在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确立了雅尔塔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打败法西斯并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重新划定德意日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土的归属与边界;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对殖民地和国联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以美苏两极对立为基本特征的雅尔塔体系在欧洲也就终结了,但在东亚,情况则要复杂些。雅尔塔体系的消解似乎开始得更早,而且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的深远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