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 两极格局的形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8629420

材料一 在处理战败德国问题上,美、英、苏三国首脑确立了“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从此永远不能破坏世界和平”的原则……德国人必须为他们曾经犯下的“可怕的罪行”赎罪;“在民主和和平的基础上永久地重建他们的生活。”通过“非军事化”“非卡特尔化”和“非纳粹化”彻底改造德国。西方大国加强对西占区的中小学育体制、教学内容和师资改造,促使德国人反思在“国家”“民族”的名义下被引入歧途,认识德意志的极端民族主义、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好战精神对其他民族和对德意志民族自己所造成的巨大恶果。

材料二 1946年下半年以后,西方尤其是美国决策者目益认识到要对付苏联的威脉和促进欧洲的经济复兴,必须利用德国的潜力,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重建德国,让西德全面融入西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按照西方的自由民主原则对德国的政治重建是保证德国“西方化”的根基与基础。

——摘编自陈晓緯主编《德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后初期美、英、法处理战败德国的重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英、法对西德策略转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变化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原因。
(2)结合图2及所学知识,分析德国领土不断扩张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3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影响。
2020-07-10更新 | 1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从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战火在东北亚蔓延了整整半个世纪,大规模的战争就有四次:1904年的日俄战争、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对西伯利亚与远东的联合武装干涉、1931年起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和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其中,朝鲜战争更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兵力规模最大的军事冲突。此间,世界上所有的大国强国无一例外登台亮相,东北亚地区成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地区。

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如东南亚、南美洲、中东、巴尔干半岛等战事不断,但东北亚地区则一反烽火连绵、战乱频仍的局面,出现了半个世纪的和平安宁,可以说是除了北美洲之外最为平静的地区。引人深思的是,北美洲只有三个国家,且社会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大致相同,而东北亚诸国无论从那方面看都相去甚远,为何也能保持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呢?

——摘编自黄定天《20世纪的东北亚——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上半叶东北亚地区动荡格局反映出的矛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下半叶东北亚地区能保持长期和平的原因。
2017-05-31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在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之中,经济上由于战争的破坏也亟须重建和复兴。欧洲今后向何处去,这是欧洲各国政治家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德法两国政治家在二战后致力于修复两国关系。

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就任第一任总理。1949年11月,阿登纳发表了著名的“破冰解冻”演说,他说:“我决心要以德法关系作为我的政策的一个基点”,“和法国的友谊将成为我们政策的一个基点”。1951年4月,《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在巴黎签字,“为法德之间恢复友好关系打下了基础”。1957年3月,西欧六国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原子能联营条约,即《罗马条约》,“(为西德)开辟了通向与法国真正合作的道路”。1963年1月,阿登纳访问巴黎,他同戴高乐一起签订了《法德友好合作条约》,标志着德法和解这一历史进程的最后完成。从此,人们所说的“巴黎——波恩轴心”开始形成。

——摘编于吴有法梁瑞平《论二战后阿登纳德法和解思想的产生及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法德和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波恩轴心”形成的意义。

2018-03-20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