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赢”的理念。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双赢”结果的基本要求。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苏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美国天生就有戒心,因为其要控制信息的输入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出现众多问题,如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之间内部贫富失衡问题严重;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随着美国霸权在国际体系中不断衰退和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构逐渐趋于扁平,一元化治理由于国际权力的不断分散开始走向多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刘长喜、毛博《全球治理之殇与中国方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冷战格局下中国外交新思维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2022-10-26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北约成立之初,成员国的军官保留了同样数目的职位,但是重大的决定和重要的情报却由美国人作出和保管。至于文件的传阅,一位精明的官吏发明了橡皮图章AEO,即只准“美国人过目”。这实际上揭示了北约(     
A.成员国军事力量对比悬殊B.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市场
C.是美国推行“冷战”的工具D.能够体现美欧间协商精神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尔塔会议关于安理会表决程序问题的协议,即“雅尔塔公式”,为联合国的诞生扫除了障碍。194535日,美国代表中美英苏4个发起国(法国拒绝作为发起国),邀请有关国家出席于4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家会议,制订联合国宪章,这份宪章应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建议案为基础,并以“雅尔塔公式”为补充。

材料二   雅尔塔会议后美苏关系急剧恶化。35日,美国拒绝邀请波兰参加旧金山会议,理由是波兰政府未按《雅尔塔协议》进行改组。苏联于329日宣布莫洛托夫不出席旧金山会议,直至罗斯福逝世后,斯大林为了表明他希望继续维持同美国的“合作基础”,决定派莫洛托夫赴旧金山与会。

——摘编自颜声毅李幼芬俞正梁朱明权编著《现代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雅尔塔会议对联合国成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关系变化的深刻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9月美英两国一致同意即使苏联不参加也要推动对日媾和谈判之后,对日媾和问题迅速高涨起来。1950年春夏之交,在杜勒斯(负责媾和的国务院顾问)和迈克阿瑟的积极活动与重新构思之下,加之日方通过“吉田口信”等主动提出希望媾和后美军继续驻留,上述三方在推动对日媾和、保证美军继续驻留等问题上趋于一致。1951129日,杜勒斯与日本首相吉田茂举行首次会谈,日美两国的媾和谈判正式开始。随后美国军方还向国务院提出明确界定驻日美军用途的协定案修改意见,新修正案做了五处改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第一条   中加入“这支军队,可以用于维护远东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这就是所谓“远东条款”,它明确了驻日美军的主要任务是“维护远东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其次才是保卫日本。日方翌日答复美方完全接受了修正案。最终在818日,经过多次修改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最终版本终于确定下来。

——摘编自刘树良《日美媾和谈判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美两国的媾和谈判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美两国的媾和谈判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可以概括成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1943—1953年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同时又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其次,帮助建立联合政府;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为此,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从情报局开除;1944—1945年间苏联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歹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划入了苏联的领土。总之,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的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毕元辉《论1943年——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安全带政策”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2018-10-27更新 | 524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大联考雅礼十六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