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开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冷战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的建立
2023-10-18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45年4月,杜鲁门就任总统一周后,即召集相关官员和专家商讨对苏政策问题。因战争尚未结束,杜鲁门此时还赞同与苏联继续合作,但同时表示:他在对苏关系方面“准备采取坚定的态度”。由此可见
A.杜鲁门拉开了“冷战”的序幕B.当时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C.美苏对抗根源是意识形态差异D.美国是二战后冷战的主要制造者
2022-06-07更新 | 46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发表演说,宣布美国将向欧洲提供经济援助,他强调美国的政策不反对任何国家和主义,只反对饥饿、贫穷和混乱。马歇尔计划刻意“淡化”意识形态,并把苏联和东欧也包括在受援国之内。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遏制苏联、对苏冷战B.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C.把握对苏冷战的主动权D.离间苏联与东欧的关系
2022-06-01更新 | 559次组卷 | 10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二战后三次柏林危机的基本概况,从中可以看出
第一次 1948年,苏联全面切断西方占领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只保留三条空中走廊。美国组织空运,同时实行反封锁。危机延续近一年,苏联才撤销封锁。
第二次 1958年,苏联发出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的最后通牒,英美法拒绝,并宣称将诉诸武力。在美国同意召开新一轮首脑会议协商后,苏联撤销通牒。
第三次 1961年,苏联再次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遭到肯尼迪拒绝后,苏联和东德筑起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间的边境。西方国家不得不在事实上接受柏林墙。

A.美苏争霸苏联占据优势B.冷战加剧世界局势紧张
C.世界总体趋势走向缓和D.意识形态凌驾国家利益
2021-01-06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7年12月17日起,美国政府开始对政府、军队和国际订货商进行忠诚调查。在此影响下,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若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辛辛那提红色棒球队破迫改名,参加角逐美国小姐的候选人必须陈述其对马克思的看法。 美国的做法
A.强化了美苏争霸的态势B.导致美苏之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C.反映出其固守冷战思维D.表明文化宣传成为冷战主要手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外交家乔治·凯南在1946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这些言论实际上(  )
A.批评了冷战政策B.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
C.力图缓和与苏联之间的关系D.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2020-06-06更新 | 10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4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美国发起冷战的标志是
A.1944年罗斯福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
B.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1947年6月欧洲复兴计划的提出
D.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8 .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初期开始出现,       ②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
③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④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其结束的标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B.美国以“盟军”名义占领日本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对抗北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