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朝鲜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一个月,中美双方开始了停战谈判。周恩来就此次谈判做出了全面指示:“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抗美,是保家卫国,是当行的爱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援朝,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周恩来这番话说明当时我国谈判的出发点是(     
A.尽可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B.在和平环境中建设新中国
C.坚守并扩大已有战略成果D.坚决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
2022-05-24更新 | 46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3年9月,毛泽东曾说:“(抗美援朝战争)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B.促使新中国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
C.推动中国向新民主主义国家迈进
D.是“冷战”政策在亚洲的主要表现
3 . 有国外研究者评论某场战争说:“无论就军事还是政治而言,中国人都是胜利者。中国军队达到了出奇制胜的目的……在政治上,这次胜利确定了中国在亚洲大陆上的主要军事强国的地位,因而增强了北京在整个地区的影响。”该战争是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2021-07-11更新 | 344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6年,当“冷战”这个概念流行起来的时候,东亚已经是烽火遍地了。如果以热战为标准。东亚则是独一无二的。不论是列强在二战后期基于外交协调的各种安排,还是战争结束时基于军事占领的现实造成的局面,都没有阻止一个个东亚国家由于内部矛盾采取行动和发生战争,其中包括内战(中国)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直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朝鲜战争)也有新兴国家之间规模不大的冲突。以往的论著都将这些事件同美苏爆发冷战紧密联系,以致忽视甚至无视东亚地区内的各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这并不符合历史进程的真实情况,至少在东亚陆地部分的主要地区是这样,在那里美苏也可以说是被各种当地力量加以利用的外部因素。

——摘编自牛军《从开罗到万隆:战后东亚秩序的缘起(1943﹣1955)》


(1)根据材料,概括战后初期东亚秩序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东亚秩序特点形成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日讲和的根本方针,同时拋弃过去的感情,促进韩日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这对东亚邻国也是有利的。在朝鲜战争趋于稳定的1951年10月,日韩双方进行了有关建交问题的预备会谈。1952年2月,日韩之间进行了正式会谈。尽管日韩会谈并不顺利,但出于共同的战略考虑,经过14年的谈判,两国终于在1965年6月22日签署了《日韩基本关系条约》及相关协定,恢复了关系正常化。

——摘编自祝曙光《朝鲜战争与东北亚格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韩关系正常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韩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2018-12-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2018-06-09更新 | 3689次组卷 | 68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首先决定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将中国而不是朝鲜摆在了对立的一面。美国这一行动直接导致毛泽东完成国家统一的计划功败垂成。本来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从保持政权稳定及良好的国际环境出发,并没有针对美国采取过激的外交方针。但这一次,毛泽东本性中的革命热情再次被激发出来。1950年9月15日,美军成功地在仁川登陆,朝鲜的局势发生了逆转,美国迅速转入进攻逼近三八线。如果听任美军继续北进,中国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安全和领土的完整将面临美国的严重威胁。在苏联没有做好与美国开战的准备之前,斯大林想通过中苏之间的同盟条约的约定,希望中国在东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革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毛泽东认为如果朝鲜在战争中失败,整个亚洲中西方力量的平衡就会打破,美国将会主导亚太地区。

中国出兵朝鲜后,斯大林曾多次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勇气和决心的“敬佩”。中国领导人也注意到了,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几年中,苏联改变了对中国援助的谨慎态度,向中国提供156个大型工业企业的项目。中国在朝鲜战争胜利的经验,为亚洲地区随后发生的几次革命战争提供了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摘编自孟涛《朝鲜战争若干问题再研究——以美国档案文献资料为基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毛泽东出兵朝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兵朝鲜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在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美苏占领南部和北部的方案,得到苏联认可。1948年8月和9月,南方和北方分别建国。1950年6月,双方在发生军事冲突,朝鲜战争由此爆发。战争初期,朝鲜取得重大军事胜利。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半岛局势逆转,同时美国放弃原有对台政策,公开保护台湾。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保家卫国。中朝军队收复平壤,并把联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扭转了战局,迫使美国坐到了谈判桌前。1953年6月,朝,中,美三方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谭旌樵主编的《抗美援朝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简答题 | 较难(0.4) |
9 . 【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了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朝鲜人迫使坍塌鲜边防从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关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朝鲜。但是,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 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记录?关于事件的起因,三方观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对当事方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材料1950年9月8日,中情局认为“中共将以更间接的方式介入朝鲜的冲突”。9月15日,中情局提出,由于中苏结盟,“中共军队将不可能直接而公开地介入朝鲜”,苏联希望避免全球战争的爆发,而“中共军队介入朝鲜将扩大冲突的范围”。中情局强调,“毋庸置疑,中共担心和美国作战的结果。他们的国内问题事关重大,以至于在和美国交战时遭受的压力及物资损失将会危及该政权的稳定存在。”此外,根据中情局的评估,“中国在军事上不具备单独进行干涉的能力”,即使中国单独行动也“不会造成决定性的变化”。lO月3日周恩来就朝鲜战争问题再次郑重地表明中国政府的立场:“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这个警告传到华盛顿,中情局竟然对该“信息的‘可信性和准确性’,表示怀疑”。

——摘编自邓峰《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评估》

(1)根据材料,概括l950年美国中情局得出中国不会介入朝鲜战争结论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错误评估中国介入朝鲜战争的影响。

2017-11-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