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材料  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于197310月。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西奈半岛和叙利亚戈兰高地,并修筑防御工事,还拒绝埃及和叙利亚归还土地的要求,引发阿拉伯世界的强烈不满。失败后的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忍辱负重,积极扩军备战,希望收回失地,并渴望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霸主。埃及经济一直低迷不振,总统萨达特认为在进行任何国内改革之前必须先克服上次战争战败带来的耻辱。美苏两超级大国的介入也使得该地区局势更趋复杂。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战争较量后,最终阿以双方以平局收场。阿拉伯国家通过这场战争获得了一些成果,扭转了之前三次中东战争接连失败的状态,使双方在战略上恢复了平衡。战后埃及率先开启了与以色列的和谈,签署和平协议,成功收回西奈半岛。而叙利亚并没有收回戈兰高地,叙以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战时,阿拉伯国家为了报复美国支援以色列,纷纷拿起石油武器,宣布对美国等西方家实行石油禁运,引发西方1973年石油危机。

--陈光文《中东乱局之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次中东战争战争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民用了10年时间、牺牲了12万人修建成的,但运河一直被英法控制。1954年,埃及与英国签订《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规定英军在签约后20个月内分批撤出埃及领土。1955年运河利润为1亿美元,埃及只分得300万美元。1956年,埃及政府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英法对此大为恼怒。19561031日,英法对埃及进行大规模轰炸,无比愤怒的埃及人民在纳赛尔领导下坚持战斗。阿拉伯国家纷纷与英法断交,中苏也用实际行动支援埃及人民。美国企图取代英法在中东的地位,以实施经济制裁威胁英法,英法被迫宣布停火。1957年,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摘编自彭树智《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及能够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东地区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下半段中东地区的冲突不断升级,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久的战争。下面是五次中东战争的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1949):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埃及国内革命后国有化苏伊士运河引发利益冲突,最终英法以撤军。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以色列全面获胜。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埃及和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对以色列发动进攻,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对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发起进攻,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战争”的特点和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