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材料1973年阿富汗共和国成立后,苏联大力支持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等激进政党,令其反对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密切关系的巴基斯坦……1979年9月阿明出任阿富汗领导人,其强调国家自主性、外交独立等,显然并不是莫斯科所中意的人选。苏联认识到,阿明政权不能实现苏联在阿富汗的利益,决定实施南下战略,除掉阿明。而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棋局。苏联继承老沙皇南下战略的衣钵,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的基地,进而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胁中东产油区和迂回包围欧洲,并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准备已久的苏联军队大举入侵阿富汗开始战争,然而,10多万装备精良的苏军也未能击败阿富汗圣战者,一些人称阿富汗为“苏联的越南”,圣战者们普遍相信是自己导致了苏联垮台。最终在9年持续不断的游击战,以及美国、中国等国家的援助下击败了苏联。曾经富裕的阿富汗城市因为连年战事而残破,教育出来的大批精英外逃,贫困的民众只 能卖毒维生,阿富汗乡村成为了世界最落后且未开发的地区之一。阿富汗的未来几乎被苏联摧毁殆尽,也因为战后残破不堪,很快再度陷入了内战之中,并造成宗教极端组织壮大。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原因。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阿富汗能够战胜苏联的原因,并分析阿富汗战争的影响 有哪些?
2020-11-10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2021届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东地区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下半段中东地区的冲突不断升级,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久的战争。下面是五次中东战争的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1949):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埃及国内革命后国有化苏伊士运河引发利益冲突,最终英法以撤军。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以色列全面获胜。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埃及和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对以色列发动进攻,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对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发起进攻,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战争”的特点和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 世纪70年代,为将阿富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苏联在阿富汗先后两次策动政变,建立了亲苏的以塔拉基为首的人民民主党政权。1979 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民主派”阿明发动政变,推翻了塔拉基,引起了苏联强烈不满。1979 年12月,苏联派8万多军人入侵阿富汗,扶植人民民主党“旗帜派”头目卡尔迈勒建立了傀儡政权。

苏军入侵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也激起了阿富汗全民族的激烈反抗。美国为了阻止苏联势力的扩张,联合了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向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了大量经费、武器和其他物资。苏军付出了沉重代价,却未能削弱抵抗组织的力量。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逐步从阿富汗战事中抽身。1988 年4月,苏、美、阿、巴基斯坦四国外长在日内瓦签署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协议。到1989年2月,苏联11万多人的军队全部撤出阿富汗。

——李琼《阿富汗战争与国际政治博弈》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但却为英、法的运河公司把持。苏伊士运河公司每年攫取巨额利润,成为埃及的“国中之国”。1955年,埃及与苏联签订贸易协定,引起英、法、美西方国家的强烈不满并停止援助埃及。同年7月,纳赛尔颁布“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命令”,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0月,英、法、以色列军队对埃及进行武装袭击。在各国人民的支持下,埃及赢得了战争胜利。苏伊士运河战争标志着大英帝国的崩溃,意味着英国在战后希望能继续保持世界帝国地位的梦想彻底破灭。

——摘编自《苏伊士运河危机与英美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
2019-05-2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阿富汗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苏联战略上继承老沙皇衣钵,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的基地,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胁中东产油区和迂回包围欧洲,最终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1979年3月,政变上台的阿明政府既无力稳定阿富汗局势,又不许苏联操纵阿富汗。1979年12月24日,苏军突袭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权。1981年,阿富汗反政府武装联合成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并开始接受美国、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国的军事援助,美国逐渐成为抵抗组织的主要支持者。美国向圣战者提供的大量援助,也成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壮大力量、进行恐怖活动的有利条件。1988年,苏联、美国、阿富汗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四国外长在日内瓦签署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协议。1989年2月15日,苏军全部撤出了阿富汗。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给阿、苏乃至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一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阿战争的影响。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78年4月,苏联训练的一小批阿富汗军官发动对政府的攻击,建立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国,这是大批苏联代理政府中的一个。除首都喀布尔外,新生的政权没有受到欢迎,当地的圣战武士组织和伊斯兰游击队一起对抗中央政府民政和平队的代表.对于美国来讲,圣战武士是战斗中的忠诫盟军。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美国通过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秘密援助阿富汗游击队。西欧(英国、法国、意大利)中东(埃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亚洲(中国)都对圣战武士进行支持。

如果说美国一直对圣战武士进行规模最大的金钱、先进武器的秘密支持,那么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就一直扮演指挥阿富汗军事行动的角色。在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内部,他们更多的是要扩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势力,而不是为了战胜苏联.

苏联军队在阿富汗士气低落,新入伍的军人像躲瘟疫一样逃回家,他们不仅影响了即将来阿富汗的军人,也影响了亲戚和朋友,这种影响远远超出军队范围。苏联社会并没有出现反越战那种呼声,但对阿富汗战争的反感却是深刻而广泛的。

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政府最终决定撤军。苏联常规军对抗阿游击队不仅没有取得胜利而且还引起了苏联的一些社会问题。它不仅分散改革精力,还妨碍改革。1989年2月15日,苏联最后一支部队撒出阿富汗,他们放弃了支持了一个多世纪的阿富汗政府,给阿富汗留下了一片狼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苏联在阿富汗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在阿富汗的失败带来的影响。
7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9年12月10日,联大第2535(B)号决议首次指出,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问题,是由于“否认他们根据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所规定的权利而造成的”。1974年联大第3236号决议郑重宣布:“确认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即在不受外来干涉条件下享有民族自决权;享有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联大承认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的政治代表,邀请巴解组织出席联合国大会讨论巴勒斯坦问题的会议。1974年联大第3237号决议还规定:“邀请巴解组织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大和联合国其他机构主办的所有国际会议”。

——摘编自赵克仁《联合国与中东和平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联合国大会颁布的上述决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联合国大会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决议发生变化的进步意义
2019-04-22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黑龙江省大庆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到1979年12月24日为止,入侵阿富汗的军事准备已基本完成。侵阿苏军共有6个摩托化步兵师、2个空降师、3个武装直升机团和2个运输直升机团,共12.5万人;装备有坦克、步兵战车、各种火炮、汽车、各种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三天后,苏联入侵阿富汗,侵占喀布尔。但是,阿富汗各地武装蜂拥而至,尽管苏联现代化装备的军队到1985年增加到15万人,却丝毫看不到取胜的前景。1988年5月25日,苏军总政治部主任利济切夫宣布:在阿富汗战争中,苏军死亡12210人,伤35478人,失踪311人。耗资多达400亿美元。1980年1月,联合国全体紧急特别会议通过要求苏军从阿撤军的协议。1988年5月,苏联根据由联合国主持,由巴基斯坦、喀布尔政权、苏联和美国四方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开始撤军。1989年2月15日,驻阿苏军完成从阿富汗撤军。

——摘编自《入侵阿富汗:红色帝国陷入战争泥潭》


(1)根据材料,指出苏联发动的阿富汗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2019-02-21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A10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年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3年)“斋月战争”结束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认识到,继续使用武力不仅不能达到收复失地的目的,而且难于从事经济建设,将陷入日益依赖苏联的境地,因此转而与美国接触,采取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的方针……在美国斡旋下,1974年—1975年,埃以之间两次达成脱离军事接触的协议,以军撤出西奈部分地区……1977年11月,萨达特提出中东“和平倡议”,并访问耶路撒冷,同以色列总理贝京会晤,从而打开了埃以对话的大门。1978年,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撮合下,萨达特和贝京在美国谈判,签订了包括《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在内的“戴维营协议”。……1978年,经过谈判,埃及、以色列、美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从而结束了两国间历时3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1982年,埃及收复了整个西奈领土。

——摘编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当代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埃以和谈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埃以和谈的影响。

10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了锡安主义运动,提倡建立犹太人的民族国家。“一战”后期,战局陷入僵持状态,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意识到锡安主义者在各国的广泛影响,都希望得到该运动的帮助。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外交大臣贝尔福一方面都较为同情锡安主义运动,另一方面考虑到既能结好在美苏两国根基颇深的犹太人力量,又可让犹太复国主义这支背景深厚的政治力量依附于自己,为战后英国在中东的控制权谋利益。与此同时,以魏兹曼为代表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也在积极游说。1917年11月2日《贝尔福宣言》发表,宣言指出:“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犹太人认为《贝尔福宣言》是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家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一直把它视为阿拉伯民族灾难的根源。

——摘编自潘光、于建华、王健《犹太民族复兴之路》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尔福宣言》发表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贝尔福宣言》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