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利比亚禁飞区问题上,法国作为刺比亚原油产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极力推动北约介入;而德国等国家由于利益关联度不大,不愿承担为此需付的代价,以至法国激烈攻击德国态度消极。同样,1994年卢旺迭发生种族大屠杀时,联合国在卢旺达的维和行动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西方大国也表现出十分冷漠的态度,多个国家甚至一度反对干预。时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竭力阻挠联合国安理会向卢旺达派遣维和部队,结果导致60万人在那场大屠杀中丧生。在联合国对卢旺迭的干涉行动中,美国置卢旺达境内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于不顾,而对巴尔干半岛的干涉却极为热心。

——摘编自杨恕《世界局部战争12种典型类型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大国处理局部地区问题上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各国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材料 中东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下半叶,经历了多次中东战争冲突,仍然未能得到妥善解决。1977年11月,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采取主动行动访问耶路撒冷,与时任以色列总理贝京开始和平谈判,但未取得进展。美国为扩大在中东的影响、避免阿以再次爆发战争而危及对西方的石油供应,于1978年8月派国务卿万斯出面斡旋。1978年9月埃、以在美国的戴维营签订了戴维营协定。根据这项协定,以色列将把它所占领的全部西奈土地归还给埃及(1982年以色列完成撤军),埃及允许以色列使用苏伊士运河和阿喀巴湾。在协定中,埃及同意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巴勒斯坦问题放在一边,不让其影响埃、以和平。

埃、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埃及摆脱了长达三十余年的与以色列紧张对峙的战争状态,并收复了失地。为此,埃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埃及人长期充当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但当戴维营协定签订时,埃及已被看做是阿拉伯世界的叛徒与公敌,埃及遭到阿拉伯世界的集体制裁。

——摘编自王红生《二十世纪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戴维营协定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戴维营协定的签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