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伊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0年,伊拉克和伊朗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源于边界争端、民族和宗教矛盾,同时也是两国力量的消长及各方领导人对力量对比做出错误估计的结果。战争爆发后,双方卷入了旷日持久的争斗,损失惨重,两国更加敌对与仇视。联合国出面调解两伊停火,伊斯兰会议组织、不结盟运动等都出面调停,但均未能说服两伊放弃战争。两伊战争使得海湾局势更加动荡紧张。阿拉伯国家出现新的组合。苏美在中东和海湾地区的争夺更为激烈与复杂。美苏都想趁机而入抢占有利的战略地位捞到更多的好处。在美苏的较量中,苏联拥有外交上的优势。苏联同伊拉克有友好条约,与伊朗保持外交关系。这样它可以施加自己的影响。苏联公开表态慎重,不指责任何一方,实际上在两伊之间搞平衡,两面讨好。苏联加强了同伊朗的联系,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开展经济合作,增加在伊朗工作的技术人员。苏联向伊拉克提供它所需要的武器。苏联利用中东局势谴责西方国家对该地区的渗透。美国相对而言处于劣势,但它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军事存在施加影响。美国在两伊战争中采取“中立"态度,并试图改善同两伊的关系,反对扩大战争,其主要目标是维护石油利益和遏制苏联的势力与影响,维护盟友的安全利益。

——据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伊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两伊战争问题上美、苏立场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材料   1980—1988年在中东地区世界两大石油生产国——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爆发的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它是二战结束以来人类最残酷、最具破坏性的战争。美国采取“弱势均衡”外交政策以及必要的间接介入战争手段,以此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两伊战争本身加速了伊拉克社会的整合,产生了一种伊拉克民族国家认同模式,但给伊拉克带来巨额的债务、社会的动荡、民众生活水准的下降和中产阶级力量的式微与社会结构的两极分化。伊朗在此过程中巩固了新生的伊斯兰共和国。两伊战争使伊朗和伊拉克的实力大大削弱,有利于美国人质危机的解决和美国控制中东局势,战后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军事联系得到加强,且借两伊战争之机获取了在海湾地区建立基地的目的。两伊战争结束时,伊拉克军队已扩充至100万人,并拥有大批新式武器,伊拉克将数十亿美元用于扩充军备,成为中东和海湾地区的军事大国。

——冀开运、李丽娟《美国与两伊战争关系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伊战争的影响。
2019-11-10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深珠三校协作体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75年,萨达姆集伊拉克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他奉行泛阿拉伯主义,企图取代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伊拉克支持伊朗境内的阿拉伯人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1979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兰共和国,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奉行先打击美国,后惩罚苏联的政策,主张伊斯兰革命是世界革命,输出革命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石。伊朗支持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穆斯林反对逊尼派穆斯林的斗争。1980年,伊拉克突袭伊朗,两伊战争爆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一次对美联社编辑谈话中,阐述了美国对两伊战争的四项原则:第一,美国对伊朗和伊拉克的冲突保持中立。第二,美国期望苏联会采取克制态度,不要卷入交战国的任何一方。第三,我们将维护我们在波斯湾地区的切身利益。具体的说是: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的自由通航不得受到任何干扰;为了防止冲突扩大而威胁那个地区的安全,还将答应那些受这次冲突威胁的非交战的友好国家提出的援助要求。第四,必须早日结束这场冲突。这场冲突继续下去,谁也不会得到好处。我们将支持国际组织为实现和平解决争端的努力。

——摘编自《伊朗与美国:从朋友到仇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保持所谓“中立”的战略意图。

2018-06-10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2018年高三普通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两伊战争是指1980年至1988年爆发的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从宗教上来说,两国居民分属伊斯兰教两大派系,即什叶派和逊尼派。什叶派在伊朗占多数,而控制伊拉克的则是逊尼派,他们把教派之争带入两国间的关系中。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这些矛盾渐趋激化。趁伊朗国内局势动荡,伊朗境内库尔德人的分离主义活动又大大增强,并且得到伊拉克暗中支持,这就使两国产生了新的不和因素。战争的导火线主要还是两伊间长期未解决的领土争端。1975年3月两国曾经谈判签署了《阿尔及尔协议》,力图解决边界纠纷。自1979年起,伊拉克便公开要求废除这一协定。从此两伊边界小规模冲突便频频发生。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正式宣布废除1975年的边界协定。伊朗则于次日声明反对。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

——摘编自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下卷)》

材料二两伊战争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的最典型范例。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化学武器都用上了)如F14、F4、幻影战斗机,飞毛腿导弹等。战争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

——《一战后最惨烈的战争:8年两伊战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伊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两伊战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