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集中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以下选项对“仁”的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①“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②孔子认为仁爱之中“亲亲为大”
③“仁”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④孔子把“仁”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9-01-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台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2 . 下列有关孔子思想中“仁”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
B.主张以仁爱之心和谐人际关系
C.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
D.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018-12-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看准了政治责任,非有学问及道德的人不能担当……他深通礼乐射御书数,这是从事政治的基本学问,但他却无从政的机会。乃广收门人弟子,达三千人之众,教以六艺……志在造就士及君子。

——周德伟《自由哲学与中国圣学》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认为一个人从政应该具备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018-11-24更新 | 448次组卷 | 5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选修)试题

4 . 孔子创立的儒学重视伦理道德,对后世的家规乡约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三   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

第12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
第86条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
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

——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3)历代许多家规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三,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

2018-11-12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选修)试卷
5 . 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A.《韩非子》
B.《论语》
C.《老子》
D.《墨经》
2018-11-12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睢宁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选修)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马克思说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许多著名论断,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一论断所属的领域应该是
A.物理学
B.逻辑学
C.伦理学
D.生理学
7 . 《论语·先进》中说:“德行:颜回、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该记载从一个侧面体现的孔子教育思想是
A.温故知新
B.有教无类
C.学思结合
D.因材施教
2018-11-08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1999年,在每年一届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召开前夕,以生产“孔府”牌系列香烟享誉国内的滕州卷烟厂,独具慧眼、抓住良机,隆重推出了一枚“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烟盒,引起了广大烟标收藏者的关注。下列与该烟标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
17-18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亚里士多德在讲述其人生哲学时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并受人称赞。这说明他提倡的是
A.“中庸之道”
B.无为思想
C.谦让精神
D.妥协精神
2018-10-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单元 选考(战争和平与人物)-2018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柏拉图出走雅典时,雅典民主政治
A.开始兴起
B.初具规模
C.达到全盛
D.转向衰落
2018-07-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富源二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