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497年,孔子带着自己的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奔卫国。卫国大夫莲伯玉,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卫国人子夏、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们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孔子弟子子路还试图和卫灵公建立联系,使孔子得到重用。

后来孔子又到过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但均未得到重用。虽然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可孔子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公元前484年,在外颠沛流离十四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和文献整理等工作方面。

——摘编自李甫云《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先奔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先奔卫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
2021-09-12更新 | 5721次组卷 | 7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天津历史高考真题
3 . 孔子在对人性的论述中,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同时孔子认为,即使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或自省,以防范他人和自己内心的“不仁”。材料表明孔子(  )
A.抨击了人性本恶观点B.认为人潜意识中存在恶念
C.反对关于人性的争论D.消除了人们内心中的恶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春秋时有人询问子贡,孔子的门生为什么那么庞杂。子贡曰:“君子身心端正,来求学的人都不拒绝,想离去的也不阻止。就像良医的门前多病人,矫形器的旁边多弯曲的木头一样,所以夫子的弟子才这么杂。”这反映出孔子
A.倡导经世致用学风B.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C.创新教育管理制度D.践行平等教育理念
5 . 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的教育目标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还要培养成“君子”。以下各项属于孔子培养“君子”目标的有
①“道不同不相为谋”②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将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③④
6 .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为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和教育对象的扩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下列思想主张能够体现“教育对象扩大”的是:
A.为政以德B.相生相胜C.有教无类D.无为而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以下有关孔子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B.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
C.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D.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复杂演绎逻辑B.属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成就
C.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斯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D.至今在学术界仍具有重要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
A.人是否要追求现世的幸福
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
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2020-10-16更新 | 48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2020-10-01更新 | 10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