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这体现他对真理的尊重。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相比较较,亚里士多德坚持的“真理”是
A.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B.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C.具体事物是由形式与质料组成的D.中庸之道是明知的态度与方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突出贡献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学而优则仕”的学习追求
C.“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D.“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态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 《商业周刊》对200名中国80后和90后的调查发现,他们的行为是西方的,但价值观仍深植中国。45%的人认为,“真正重要的东西”是家庭,17%是朋友,12%是工作。82%最乐于帮父母,希望改善父母生活……
材料三 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上,讨论、通过并签署的《走向全球伦理普世宣言》,提出了全球伦理的构想,并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其中最为基本的道德戒律。这一戒律,被世人称之为道德金律或黄金规则。它的另一语义是“己欲达,而达人。”
(1)概括材料一、二、三中分别体现了孔子的哪些重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前两项思想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三,概括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并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孔子的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