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人笔下的拿破仑(节选)

魏源《海国图志》(1842 年)认为拿破仑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人物,但最终
亡于过度征伐。
郑观应《盛世危言》(1893 年)强调国际公法只能约束实力相当的国家。因而无法
制止拿破仑发动的战争。
梁启超《变法通议》(1896 年)认为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促使“欧洲忽生动力,因
以革新”。
邹容《革命军》(1903 年)称华盛顿和拿破仑“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表木”。
黄兴《致赵凤昌等书》(1915 年)“虽以拿破仑之雄才大略,自窃帝位,力削民权,然不
久即归于共和,身流孤岛。”
茅盾《希特勒怎及拿破仑》(1941 年)认为希特勒代表反动力量,而拿破仑代表正义力量。

——据刘宝吉《拿破仑的近世中国之旅》等


根据上表内容,提出一个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 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遍及欧洲、地中海和北非,就战争规模、范围和卷入国家的数量来说,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不能称为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
A.世界上主要国家未被卷入B.物质和技术条件尚不足以支撑
C.世界各地尚处于孤立状态D.引发战争的问题非世界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声称法兰西国家“完全属于国王本人”;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革命领袖们却不得不动员国民军队——由乐于并渴望为祖国而战的,有政治觉悟的公民组成军队。这种变化可以说明
A.革命者已放弃“君权神授”B.法国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C.欧洲封建制度正走向衰落D.启蒙思想对法国社会影响
2020-01-10更新 | 20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16工业文明的升华与拓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肯定农民和资产阶级剥夺、购买教会和贵族的土地和财产的合法性,保证人人有自由和平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这表明《法国民法典》
A.以法律方式维护了法国革命的成果B.旨在打击王党复辟维护共和政体
C.为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提供法律依据D.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5 . 一个英雄的成长,离不开榜样的力量,了解杰出人物的思想、活动,洞悉风云际会的人类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拿破仑)在巴黎军……也是整天埋头读书。小伙子喜欢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对法兰西纨绔子弟的挥霍无度极为反感。……在驻防的城市埋头读书,以极为灵验的本能选读那些将来对他有用的书:大炮,它的原理和历史;围攻术;柏拉图的《理想国》;波斯、雅典、斯巴达城邦的政体……现在保存有拿破仑的一整套习字簿,里面有他的笔记.从中发现一幅撒克逊七王国的地图,上面有三个世纪的国王名单;条目,古代克里特赛跑的种类;条目,小亚细亚希腊要塞的清单。

——摘自【德】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

材料二   自1792年后欧洲有战争之事,乃引起法国之建设共和。然不久有一盖世之英雄不但统治法国,而且为西部欧洲大部分地方之霸主。彼并引入法国革命之改革事业于其治下之国中,而且因合并德国之小邦及覆灭神圣罗马帝国之故建他日欧洲一大强国之根基。

——摘自何炳松《欧洲大历史》

材料三   拿破仑逝后,黑兹利特称他为“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人”,并在自己新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拿破仑在欧洲“制服了封建国王们,这些国王们原本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是“自由的堡垒,在这座堡垒里,人民可以高举自由的旗帜对抗封建世袭制度。”

——摘引自【英】阿利斯泰尔·霍恩《拿破仑:文治与武功》


(1)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关注希腊的原因,并概括说明古代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会的性质。
(2)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引入法国革命之改革事业于其治下之国中”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中拿破仑在欧洲“制服了封建国王们”的提示,简要概括他在这方面的贡献。
2020-01-09更新 | 1472次组卷 | 10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30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法典,治国之重器;良法,善治之前提。

材料一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有君主,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由只是一个借口”,他谈到革命时这样说。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当法典交送立法机关的时候,法案评审委员会里有人想要稍微表示一点反对,但这种软弱的反对没有得到什么结果,拿破仑法典经过国务院讨论以后,提交给立法院,而立法院甚至无权讨论,只是一声不响地一条条通过。

——(苏)叶维塔尔列著《拿破仑传》

材料二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44条: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力,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

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公正地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材料三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波兰。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理解拿破仑的“平等”,并概括《拿破仑法典》制定过程的特点。
(2)结合所学写出法典颁布的时间,概述材料二体现的法律精神。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拿破仑法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英国历史学家艾诗立写过两部克伦威尔的传记,第一部名为《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将克伦威尔说得几乎一无是处;20年后他出版的第二部名为《克伦威尔之伟大》,之前那个专横独断的篡位小人成了民族英雄,作者承认自己过去是有眼不识泰山。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决定历史人物评价没有客观性
B.艾诗立的两部传记评价相互矛盾不足为信
C.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影响其对人物活动史实的选择
D.历史人物评价往往受到评价者时代背景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传记作者这样描写拿破仑一次不合常理的行动:登陆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人民重燃希望的曙光。一路上拿破仑一行人都受到过路城镇居民的狂热迎接,他们将他看作是法兰西最出色的将军。如果在回到祖国之前,拿破仑心里设想的虚幻的亭台楼阁尚有朦胧的地方,那么现在他将夺得最高权威。这次登陆行动是
A.从埃及偷偷回到法国B.发动“雾月政变”
C.从俄国撤退D.逃出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2019-11-15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存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产生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摘编自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材料二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摘编自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列宁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雨果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由此,谈谈你对拿破仑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华盛顿曾告诫国人:“我们处理外国事务的最主要原则,就是在与它们发展商务关系的同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杰斐逊总统也要求美国一方面不与他国结盟,另一方面要与各国和平相处、通商往来。其后的历届美国总统多沿袭这一传统。这
A.反映个人因素在外交中的决定意义
B.体现了美国实行有限的孤立主义
C.表明美国放弃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
D.避免了卷入对外战争的可能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