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新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法国遂成为复兴研究罗马法的中心,这一转移使罗马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自由、平等”之大旗,以自然法理论为武器,同中世纪以来占据统治地位之神学政治论相抗衡。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为保住大革命胜利果实,在拿破仑直接领导下,《法国民法典》终于诞生了。

——摘编自邓慧、袁古洁《理性法典化运动背景之探讨及其借鉴》

材料二   《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人们可以在不违反法律与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情况下,自由订立契约,创建自己期望的各种民事关系。《法国民法典》制定之前,法国南部、北部地区分受罗马法和习惯法的影响,存在因经济社会规则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而引起的各种矛盾。《法国民法典》的施行结束了这种规则割据、冲突的局面,实现了法国境内经济社会生活基本准则的统一。这部法典传到世界各地,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

——摘编自王静《法国民法典的制定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归纳《法国民法典》诞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国民法典》的积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有人认为克伦威尔为英国夺取世界贸易霸权开辟了道路。下列史实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是
A.组建“新模范军”B.处死查理一世
C.颁布《航海条例》D.武力解散议会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人笔下的拿破仑(节选)

魏源《海国图志》(1842 年)认为拿破仑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人物,但最终
亡于过度征伐。
郑观应《盛世危言》(1893 年)强调国际公法只能约束实力相当的国家。因而无法
制止拿破仑发动的战争。
梁启超《变法通议》(1896 年)认为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促使“欧洲忽生动力,因
以革新”。
邹容《革命军》(1903 年)称华盛顿和拿破仑“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表木”。
黄兴《致赵凤昌等书》(1915 年)“虽以拿破仑之雄才大略,自窃帝位,力削民权,然不
久即归于共和,身流孤岛。”
茅盾《希特勒怎及拿破仑》(1941 年)认为希特勒代表反动力量,而拿破仑代表正义力量。

——据刘宝吉《拿破仑的近世中国之旅》等


根据上表内容,提出一个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 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存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产生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摘编自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材料二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摘编自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列宁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雨果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由此,谈谈你对拿破仑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美国第28任总统。美国传统的海洋政策为“自由中立主义”求最大限度地扩大中立国的海上权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特纳提出“边疆学说”,马汉提出“海权论”,申明主动控制海洋的重要意义。1917年,威尔逊在演说中提出国联框架内的“绝对海洋自由”构想。美国国际角色定位逐渐由中立国向“自由卫士”、“世界领袖”转换。一战后,威尔逊在其“十”演说中重申该构想,并提出公开外交、公海自由、平等贸易、削减军备、国际联盟等,却遭到来自国内外的激烈反对。他意识到不可能通过一场国际会议一劳永逸地实现海洋自由,取得与英国对等的海军地位,于是转而谋求海洋霸权.对此,英国坚持将美国削减海军建设计划作为英国签订《国联盟约》的前提条件。1919年底,由于健康状况恶化等原因,威尔逊实践其海洋构想的努力无疾而终。

——摘编自曲升《威尔逊海洋政策构想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初威尔逊提出“绝对海洋自由”构想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尔逊的海洋政策构想经历了什么转变,并分析该构想无疾而终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拿破仑帝国与反法联盟的战争,以拿破仑帝国的失败而告终,它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这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落后的法国的胜利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严重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失去了国内支持
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区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
D.在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力量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人类历史上,美国第一个废除君主制、实行民主共和制;第一个实行联邦制度,用宪法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第一个以成文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制度;第一个完成了政教分离,把宗教信仰划入私人自主范围。这四个史无前例的“第一”为美国二百多年的发展保驾护航,功不可没;对其他国家的制度建设影响巨大,世所公认。那么这四个第一是怎样被创造的?虽然答案多多,但大都绕不过华盛顿的美德。

——郝铁川《国家拐点》

材料二第二届总统选举时(1793年),华盛顿又一次得到全体选民的支持。然而他的第二任期却比第一个四年多了许多风云变幻,或许部分原因是他想在英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这些危机在与英国签署条约的时候激化到了极点。约翰·杰伊在此之前曾与英国就条约事宜进行了磋商。虽然与英国边贸事务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处理,但却无法阻止英国拦阻美国的商船和扣留美方海员。……也有一些关于华盛顿的不足的言论,但是从未有人能够动摇华盛顿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约翰·鲍曼《美国总统记》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对美国民主制度有哪些开创性建设?美国是如何纪念华盛顿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第二任期却比第一个四年多了许多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l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 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践行了民主政治B.意图做到功成身退垂范后世
C.行为性质截然不同D.都改变了本国政治发展进程
2017·安徽宣城·一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雾月政变后)新的国家机器建立了起来。立法三院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革命以来各届议会的代表。参政院的29人,完全由波拿巴任命,包括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军人。内政部长是吕西安·波拿巴,还有外交部长塔列朗、作战部长贝尔蒂埃、警务部长富歇、财政部长戈丹。戈丹是革命前财政总监的得力助手,是有才干有经验的理财能手。这是一个效能较高的国家机器。这个政府的官员配备体现了波拿巴的用人原则。这就是不分派系,一律以归附于他的统治和确有才干作为任用的标准。有些人在“品德”上名声不好,但却富有才能,如塔列朗、富歇等,依然被委以重任。这就在政府系统和立法机构中消除了以往那种因派别偏见引起的不必要的纷争,提高了效率。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拿破仑新的国家机器的建立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拿破仑的人才观

2017-06-19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汉密尔顿在美国宪法制定和批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指出“真正的自由既不能在专制制度中找到,也不可能在极端的民主中实现,而是存在于这二者的中间形式之中”。这样“联邦使享有每个共和国良好政治的幸福;而在对外关系上,由于联合的力量,已具有大郡主国所有的优点”。汉密尔顿将各自都拥有主权的联邦称为“政治上的怪物”,建议“中央政府可以宣布各州法律无效,享有否决权,州政府首脑由中央政府任命”。他认为在代议制政体下,人们对行政权的限制非常仔细,司法权的界限又很明确,由此,立法部门的权限范围应作明确的法定限侧制,还应将立法机关本身分为不同的单位。他强调立法、行政、司法各部门成员的薪俸要依法固定,使他们在公职报酬方面尽可能少地依赖其他部门的成员。与此同时,他主张总统对立法部门的提案与决议享有否决权,可以连选连任,既是行政首脑,又是国家元首、陆海军总司令。

——整理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

(1)根据材料,概括汉密尔顿关于美国宪政设计的主张。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密尔顿主张产生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