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始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司马迁在《汉书·主父偃传》中写道“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他对秦始皇的称赞主要是基于
A.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体制B.确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威
C.地方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D.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历史使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
2021-10-29更新 | 222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艺术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都曾出现过盛世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 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下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和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材料三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部编(五·四学制)《中国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明初统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1684年,清朝设置的什么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他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文中的“他”应为
A.商纣王B.秦始皇C.汉武帝D.宋太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刻石记功,其中的一段刻文曰:“六王专倍,贪庆傲猛。率众自强,暴虐姿行……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秧。义威诛之,殇熄暴悖,乱贼灭亡。”这段刻文旨在说明秦始皇
A.有统一全国的雄心B.不满六国之间的纷争
C.平定六国的合理性D.对六国残余有所防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还有人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始皇得此评价的主要原因是
A.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创立了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C.实施分割相权的制度
D.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019-10-17更新 | 1122次组卷 | 38卷引用:【新东方】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①推行郡县制度②规定皇帝称号③实行三省六部制④承认土地私有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高自双指出:“秦始皇心系天下,事无论大小都亲自过问并及时做出决定。他甚至用秤来称量各种用于书写文件的竹简的重量,每日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材料认为秦始皇
A.昏庸无能B.勤政敬业C.才能突出D.专断独裁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口口,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材料二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皇帝”指的是
A.周武王B.秦始皇
C.汉武帝D.康熙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