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康熙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材料:姚鼐,安徽桐城人。其一生,仅八年的仕宦生涯,而读书、教书、著书,则是他毕生的主要活动。

在学术思想方面,姚鼐极为崇尚程、朱之学,可“正之”,但不能诋毁、讪笑,否则便是“诋讪父、师”,要遭天谴。姚鼐虽加意维护程、朱,但较为通速,能兼容其它学说,甚至能吸纳汉学之长。他还提出文章的核心在于“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又理”,是指当时的理学思想,主要来自宋学;“考据”,是指文章要有实据,避免空泛,主要来自汉学;“辞章”,是指文章还要有结构、文字、音韵上的文学之美。这一理论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

他先后任杨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等书院主讲,精心培养了梅曾亮、姚莹等一大批弟子,他以自己的古文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使“桐城家法”得到广泛的传播。姚鼐一生的著作等身,有《惜抱轩诗文集》《惜抱尺牍》等。与创始人方苞、刘大槲并称为“桐城三祖”,被盛誉为“中国古文第一人”、“中国古文的高峰”。

——摘编自李帆《姚鼐学术思想论述》

(1)根据材料,概括姚鼐的主要成就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姚鼐思想没有发展为早期启蒙思想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中数字代表了康熙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捍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其先后顺序应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