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3 道试题
判断题 | 较易(0.85) |
1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
2021-03-1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近代史判断题专项训练(236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孙中山和凯末尔都曾经被誉为“国父”,他们的相同点有(  )
①缔造共和国            ②实现民族独立       ③废除旧文字        ④改革服饰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021-03-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材料反映
A.孙中山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B.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C.近代民族观念的形成与发展D.新三民主义发展为革命理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所追求的目标一直是现代化的强大中国,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以坚强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其总体目标即实现民生主义工业化。而甘地认为正是大工业的到来使印度变得“堕落”,他找到的医治印度“堕落”的方法便是回归传统。在孙中山那里,追求民主建国以后的和平与追求过程中的暴力手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甘地则强调了目的和手段的一致性。

——摘编自王波《孙中山与甘地民族主主义思想比较研究》


(1)据材料,指出孙中山和甘地思想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甘地找到的医治印度“堕落”的方法。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孙中山与甘地民族主义思想的异同,谈谈孙中山和甘地的民族主义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启示。
2021-03-02更新 | 24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居危思变

材料一   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若事事必留守成法,恐日即于微弱而终无以自强。

——李鸿章《议复张家骧争止铁路片》(1880年)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8年)

材料三   推彼(注:康有为代表的保皇党)之语,必当先经立宪君主,而后可成立宪民主,乃合进化之次序也。……今彼以君主立宪为过渡之时代,以民主立宪为最终之结果,是要行二次之破坏,而始得至于民主之域也。以其行二次,何如行一次之为便耶?……如过渡焉,以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

——孙中山《驳保皇报书》(1904年)


问题
(1)材料一李鸿章所言的“变局”“奇业”指什么?请列举其创办的“奇业”成果两例。
(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康有为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不同之处。
(3)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三位近代人物对于变革的不同议论?
2021-02-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已经是民国十三年,就是国民党在各地方公开奋斗了十三年。因为见到从前的奋斗尚不充分,所以这次要开大会,把全党来改……我们从前革命因为没有好办法,所以成功与失败各有一半;从今以后拿了好办法去革命,便可一往直前,有胜无败,天天成功,把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宣布到全国的民众。在今年之内,一定可把革命事业做到彻底的大成功!

——摘自《孙文选集)(下)

材料二   邓小平在1992年春天再次奋力推进中国改革。他以一个88岁退休老人的身份,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一."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特别提出了长期国扰中国改革的问题:坚持计划体制是不是就等于“姓社"(会主义)?走市场之路是不是就等子“姓资”(本主义)?

——摘自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这次大会”的名称.概述孙中山所指的“好办法”并用一句话概括孙中山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邓小平晚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基础的一个论断,简述此次邓小平淡话的历史意义。
2021-02-1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25年张謇在孙中山道体会上致协词。“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不耻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带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苦。”能体现孙中山“屡仆屡起”“千回百折”的事迹包括
①辛亥革命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战争 ④北伐战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里说:孙中山思想早期倾向于卢梭、林肯等人,1913年以后,思想转变,甚至对卢梭的天赋人权也大加诟病;论调无形中与列宁的(武力统一)已渐趋一致。这从实质上反映出
A.孙中山的思想随着时代而变化B.三民主义理论得到了发展
C.中国尚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21-02-0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机关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是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宋代也有三省,实际上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门下尚书两省都移在皇宫外面了,故亦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称政事堂。又和枢密院同称两府。枢密院是管军事的……宋代财政,掌握在三个司,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官名。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从军机处设立的本意看,军机处是中枢机构的一个值班制度。由于宫廷的禁例和大臣理事的规矩,内阁大臣便不能为皇帝方便地使唤;皇帝也无法随时召唤近在咫尺的内阁大臣,这样势必会出现在皇帝与内阁之间难以随时配合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明代是由宦官实现的。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启用了近臣作为御前班子,入值内廷,也就成为一条现实的途径。

——据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等整理

材料三   晚明时,历史来到一个岔路口,中国政治已明显比西方落后,中西发展趋势上的差异,已十分昭然。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材料四   19972月底的北京街头一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唐、宋分散相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解释“明朝的教训”,你认为清廷设军机处还有哪些原因?
(3)阅读材料三,为什么说“中西发展趋势上的差异,已十分昭然”?结合相关史实阐述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4)根据材料三分析“1997年2月底的北京街头一幕”出现的原因,并概述邓小平遗产在这一年的表现。
2021-02-04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梁启超推崇墨子的"兼爱",认为这才是社会正义、平等、进步之所在;孙中山为"墨子所讲的'兼爱'与教会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这体现出他们
A.倡导复兴传统道德文化B.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C.关注治国理念的本土化D.主张托古改制宣传革命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