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克思深入研究经济学,首先致力于研读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这两个最重要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检查了这些经济学家的每一个命题,并把这些命题拿来同他所能得到的一切有关英法两国新近经济发展的资料进行比较。马克思相信,如果不实行进攻性的群众革命斗争来建立工人农民统治,就不可能达到社会主义,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个信念。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也不排除用和平方法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并没有给共产主义定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他清晰地解释了将来决定共产主义时代经济和生活的一些原则。马克思对于那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显露出来的发展趋势,作了精密的科学分析,他的论述就是以这种分析为根据的。

——摘编自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归纳马克思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观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全部成熟著作的纲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4年马克思发表两篇论文,由争取“政治自由”的斗士变成了追求“人类解放”的哲学家。1845年他流亡到布鲁塞尔,用清晰无误的语言向恩格斯说明了新的历史观的基本要点。为了使它成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他们到英国实地考察这个资本主义“世界工厂”,并同英国工人运动建立联系。回到布鲁塞尔,他们立即行动,彻底不眠,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的活动一如他的思想,也是异常活跃的。1847年11月他和恩格斯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1848年1月底,《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一个小印刷所里刊印。

——摘编自张光明、罗传芳《马克思传》

材料二   马克思的全部著作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围绕人类如何获得解放,如何建立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为轴心展开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向全世界公布了共产党人关于资本主义向何处去和人类历史发展前景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宣言》的基本原理正确,同时也承认《宣言》的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为我们树立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典范。

——摘编自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据上述材料,分析马克思的品格特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开始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但实际上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1818—1883)就已经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指出,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由狭隘性的地域性历史发展为开放的世界历史,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世界历史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推动者。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一国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发展的惊人生产力和财富增长的狭小基础形成矛盾,资本输出国外,不是因为它在国内绝对过剩,而是因为在国外利润率更高。所以,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生命线。由资本对外扩张推动的全球化使世界市场不断拓展,兼具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属性,既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体现了国际剥削关系,又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因此,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是难以避免的。

——摘编自富丽明《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比较》等


(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