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马克思曾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符合这一规律的历史现象有
①亚历山大推广希腊文化          ②日本实行大化改新
③日耳曼人接受罗马法律制度   ④雅利安人在印度确立种姓制度
A.①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06-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 5月阶段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在英国,变革过程已经十分明显。它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波及大陆。在那里它将米取较残酷的还是较人道的形式,那要看工人阶级自身的发展程度而定。”材料中的“书”是
A.《共产党宣言》B.《法国民法典》C.《资本论》D.《法兰西内战》
2022-05-3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44年,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先进理论是群众斗争的精神武器,群众是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只有两者结合,才能革旧制度,这些观念反映出马克思
A.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B.宣告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C.报露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秘密D.思考社会革命的前进道路
2022-05-3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马克思用利剑一样的语言警告当局:“我们铁面无情,但也不向你们要求任何宽恕。当轮到我们动手的时候,我们不会用虚伪的词句来掩饰恐怖手段。”该文马克思发表于
A.《神圣家族》B.《共产党宣言》C.《新莱茵报》D.《法兰西内战》
2022-05-29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三5月第三次选考科目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读马克思,感受其伟大思想与人格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现在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

——引自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民主周报>作》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资本论》的理论贡献。综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矢志不渝的思想准则。
2022-05-2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35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6 . 为了人的解放,许多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出了积极的思索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这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摘自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二   尽管人们可以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把马克思的学说分述为……然而,就其实质内容和社会功能而言,马克思的学说就是关于人类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在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明确地把自己对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的承诺作出这样的表述:“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摘自孙正聿《人的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考》

材料三   针对“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的质疑,列宁反问:“面对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所造成的那种革命形势的人民,在毫无出路的处境逼迫下,难道他们就不能奋起斗争,以求至少获得某种机会去为自己争得进一步发展文明的并不十分寻常的条件吗?”这里的关键是人民“毫无出路”。站在人民利益一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当然需要挺身而出,选择帮助人民脱离困境追求自己幸福的道路,哪怕这种道路被经典或教条所不容。列宁还说:“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的路线”就将因此而改变。

——摘自余金成《十月革命两大实践逻辑及其当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指出康德认为“人的解放”包括哪两个方面,评价康德在探讨“人的解放”这一过程中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补充材料中省略号处的内容,指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价值。
(3)根据材料三,分析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必然性。综合材料二三,概括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2022-05-1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19世纪的德国理论传统有着深刻的渊源,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认为,“……近代市民社会不能从外部的作为普遍性领域的国家,而要从作为特殊性领域的市民社会内部产生出否定自身的力量。……会产生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这表明马克思
A.开始为创办无产阶级政党做思想准备
B.意在系统论述无产阶级及阶级斗争学说
C.开始把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之上
D.已经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2022-05-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材料中马克思发现的规律属于
A.唯物史观B.剩余价值论
C.阶级斗争学说D.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材料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1841年马克思毕业于柏林大学法律系,1844年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主张“对现存的一切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同年,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47年发表《哲学的贫困》,阐述了关于工人运动及其策略的思想。1848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1864年,马克思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即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对1/3个世界来说,马克思的列宁主义版本有助于证明现存秩序的合理性,并赋予其权威性。在这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的固化剂,意味着秩序,虽然马克思本人永远不会赞成任何一种秩序,”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东西方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摘编自戴维·麦克《马克思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1947年,马克思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一个展室为“马克思在布鲁塞尔”。下列与马克思有关的历史事件。适合在此展室展览的是
A.与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B.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C.创办《新莱茵报》D.撰写《法兰西内战》
2022-03-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