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卡尔.马克思(1818年~1883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中学毕业写的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担任《莱茵报》主编时,写了一系列文章,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者。1847年领导成立了第一个国际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1867年出版《资本论》。1864年他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1871年,他组织各国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支持巴黎公社的群众运动,同年530日书写《法兰西内战》,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摘编自魏峙《马克思生平大事纪要》


(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克思。(可从地位、理论、实践等方面人手)
2022-07-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3年3月15日,马克思逝世后的第二天,恩格斯就坚定地表达了保卫马克思思想、投身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批判斗争的决心。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实际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导师,继续参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对各国工人运动进行指导。恩格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思想过程中曾做出开创性的理论贡献。1890年至1894年间,恩格斯驳斥误解或诋毁唯物史观的各种观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做出系统阐释,全面和系统地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恩格斯晚年以重写“导言"和“序言”的方式,对再版或新版的马克思著作进行多个方面的重要阐释。1895年3月,恩格斯根据19世纪90年代初革命实践的新变化,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策略思想作了他一生最后一次阐释,充分肯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利用普选权进行合法斗争。

——摘编自顾海良《恩格斯的思想、精神与风范》

(1)根据材料,概括恩格斯在推动社会主义运动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
(2)根据材料,简述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3 .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人物的重大理论贡献是什么?
(2)图二、图三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图二、图三中人物都对图一人物的理论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仅就革命道路而言,他们各自走的是什么道路?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3)概括上述人物的理论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2019-12-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开始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但实际上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1818—1883)就已经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指出,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由狭隘性的地域性历史发展为开放的世界历史,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世界历史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推动者。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一国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发展的惊人生产力和财富增长的狭小基础形成矛盾,资本输出国外,不是因为它在国内绝对过剩,而是因为在国外利润率更高。所以,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生命线。由资本对外扩张推动的全球化使世界市场不断拓展,兼具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属性,既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体现了国际剥削关系,又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因此,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是难以避免的。

——摘编自富丽明《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比较》等


(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马克思的重大研究成果。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恩格斯所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的涵义,简述体现在马克思身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⑵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⑶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
⑷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17-12-01更新 | 19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