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44年,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先进理论是群众斗争的精神武器,群众是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只有两者结合,才能革旧制度,这些观念反映出马克思
A.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B.宣告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C.报露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秘密D.思考社会革命的前进道路
2022-05-3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马克思用利剑一样的语言警告当局:“我们铁面无情,但也不向你们要求任何宽恕。当轮到我们动手的时候,我们不会用虚伪的词句来掩饰恐怖手段。”该文马克思发表于
A.《神圣家族》B.《共产党宣言》C.《新莱茵报》D.《法兰西内战》
2022-05-29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三5月第三次选考科目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3 . 为了人的解放,许多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出了积极的思索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这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摘自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二   尽管人们可以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把马克思的学说分述为……然而,就其实质内容和社会功能而言,马克思的学说就是关于人类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在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明确地把自己对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的承诺作出这样的表述:“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摘自孙正聿《人的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考》

材料三   针对“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的质疑,列宁反问:“面对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所造成的那种革命形势的人民,在毫无出路的处境逼迫下,难道他们就不能奋起斗争,以求至少获得某种机会去为自己争得进一步发展文明的并不十分寻常的条件吗?”这里的关键是人民“毫无出路”。站在人民利益一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当然需要挺身而出,选择帮助人民脱离困境追求自己幸福的道路,哪怕这种道路被经典或教条所不容。列宁还说:“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的路线”就将因此而改变。

——摘自余金成《十月革命两大实践逻辑及其当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指出康德认为“人的解放”包括哪两个方面,评价康德在探讨“人的解放”这一过程中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补充材料中省略号处的内容,指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价值。
(3)根据材料三,分析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必然性。综合材料二三,概括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2022-05-1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19世纪的德国理论传统有着深刻的渊源,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认为,“……近代市民社会不能从外部的作为普遍性领域的国家,而要从作为特殊性领域的市民社会内部产生出否定自身的力量。……会产生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这表明马克思
A.开始为创办无产阶级政党做思想准备
B.意在系统论述无产阶级及阶级斗争学说
C.开始把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之上
D.已经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2022-05-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材料   卡尔·马克思(1818-1883),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1841年马克思毕业于柏林大学法律系,1844年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主张“对现存的一切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同年,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47年发表《哲学的贫困》,阐述了关于工人运动及其策略的思想。1848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1864年,马克思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即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对1/3个世界来说,马克思的列宁主义版本有助于证明现存秩序的合理性,并赋予其权威性。在这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的固化剂,意味着秩序,虽然马克思本人永远不会赞成任何一种秩序,”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东西方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摘编自戴维·麦克《马克思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据此可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
A.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C.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人类社会D.首次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
2022-03-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考选考科目3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布鲁塞尔是比利时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有“欧洲首都”之称,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事件与布鲁塞尔有关的是
①马克思、恩格斯在此进行第三次会晤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总部设在此地
③欧共体12国在此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④列宁创办的《火星报》在此地出版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1-10-21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热身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